真奇怪,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些军人的家里人要半夜起来排队领吃的。就因为政府那边吵架停摆了,发不出钱,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可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前头派到中国的大使伯恩斯,却在跟别人讲着另外一番话,充满了自信。
他说,别小看了美国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怎么个自信法呢?有人问他,以后会不会出现中国和美国一块儿管事儿的情况,就是所谓的“G2”。伯恩斯听了,直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他的意思很明白,不管谁当总统,想跟中国划分地盘,把世界这么一分,都是错的。这个想法不行。
那凭什么不行呢?
他给出的理由是,美国自己就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他说:“我们为什么要告诉中国人,‘这是你们的势力范围,我们不会打扰你们’?” 这话听着挺硬气。他觉得,这片海洋,美国是有份的,不能就这么让给别人,更不可能和谁平分。
可这“G2”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听起来好像挺厉害,两个大国“共治天下”。其实这事儿早就有人提过了,一个叫唐纳德·斯特拉齐姆的经济学家,在2006年就动过这个脑筋。后来还有人接着想,弄出个“中美国”的概念,意思是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已经分不开了。
听着是挺好听的,对吧?
但那时候,中国自己都不信这个。当时中国的家底还没现在这么厚,连日本的生产总值都没超过,可听到这个提议,还是觉得不对劲。因为这东西看着像糖,里面包的可能是药。说是一起当老大,实际上是想把中国绑在一个位置上——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当个“供应商”就行了。
这就像一个圈套,把中国推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立面,还想让中国永远干那种辛苦活。这个主意早就被扔到一边,没人提了。现在伯恩斯又把它拿出来,很认真地反对它,就好像在跟一个空气里的人打架,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更何况,就在他说美国能克服内部分歧的时候,他们国内的情况却摆在那儿。政府一停摆,不光是军人家庭受影响,农民的补贴也发不下来了。这跟“团结”这个词,好像有点对不上。
中国那边呢,也没闲着。他们没怎么说话,倒是做了几件事。先是商务部发了公告,对稀土相关的东西管得更严了。稀土这玩意儿,很多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中国这么一做,就像往全球稀土市场里扔了颗大石头,影响不小。
紧接着,交通部也动了。他们说,从12月14号开始,要对美国的船收一种特别的港务费。这事儿的起因是美国之前对中国的海运、物流和造船业搞了个“301调查”。现在中国算是回了一下手。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的船比美国多,这么做不是自己吃亏吗?
可公告里写得清清楚楚,不光是挂着美国旗子的船,就连那些美国资本占了四分之一以上的公司,都跑不掉。这就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了,而是实实在在地打到了痛处。
这下,特朗普那边有点坐不住了。他本来就在经贸问题上跟中国不对付。看到中国接连出手,他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放话,说中国立场“极其激进”。他威胁说,可能从11月1号开始,要在中国商品已经有的关税上,再加收100%的关税。
这还没完,他还说要对“所有关键软件”搞出口管制。
这些招数,其实听着有点耳熟。不管是加关税,还是限制软件出口,都不是第一次用了。中国对这些老套路,心里应该也早就有数。
当钱和生意上的办法不太好使的时候,事情就可能往别的方向发展。比如台湾问题。美国国务院公开支持“台湾地位未定论”之后,特朗普想在这上面做文章的苗头,就越来越明显了。除了台海,还有像朝鲜半岛、俄乌这些地方,都可能被美国拿来当成棋子,用来牵制中国。
伯恩斯之前还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远比美国想象的更为强大”。这句话和他后来那些自信满满的言论放在一起看,意思就变得很微妙了。他好像是在告诉大家:中国很厉害,但我们美国更厉害,最后赢的一定是我们。
可现实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来的东西很诚实。一边是宏大的宣言和警告,说自己多么强大,一定能赢;另一边却是国内的各种麻烦,连自己军人的薪水都发不出来。这两幅画面放在一起,总让人觉得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现在的情况,就像两个人掰手腕,僵持住了。谁都想让对方先松劲。用过的方法不好使了,就得想新办法,或者在老地方下更大的力气。这种时候,比的可能就不再是某一个招数有多厉害,而是谁的底子更厚,谁更能耗得起。话说回来,那个早就没人提的“G2“,现在又被翻出来,成为一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北美指的是哪些国家(拒绝组建G2)》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