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听过,但你知道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吗?它可不是简单的“玩得开心忘了家”,而是藏着一段蜀汉后主刘禅的趣闻轶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话说三国时期,蜀汉被魏国所灭,后主刘禅被俘到了洛阳。魏国皇帝曹奂为了试探刘禅是否有复国之心,便设宴款待他,还故意在宴会上演奏蜀地的乐曲,跳起蜀地的舞蹈。按理说,亡国之君听到故土的音乐、看到故土的舞蹈,应该会触景生情,痛哭流涕吧?可刘禅呢,他不仅没有丝毫悲伤,反而还拍手叫好,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意思就是,这里太快乐了,我都不想回蜀国了。这句话一出,可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也成了后世嘲笑刘禅没心没肺、贪图享乐的典故。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刘禅此举其实是明哲保身,故意装傻充愣,以消除曹奂的疑虑,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既讽刺了那些贪图享乐、忘本负义的人,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人物的复杂与多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快来评论区和我一起聊聊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乐不思蜀的故事(乐不思蜀成语故事)》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