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骨髓瘤,医生让我写遗书,我偏要熬汤。
”
去年6月,美国那边刚批了双靶CAR-T,78%的人癌细胞一夜清零,药还没进医保,病友群先炸了:吃得起120万针的人,到底还喝不喝鲫鱼汤?
我把报告甩桌上,主任只回一句:汤照喝,针照打,别饿死就行。
11年,我换了5套方案,血管硬成塑料管,脚趾麻得像踩雪。
硼替佐米一上,手指先叛变,筷子都拿不稳。
老妈按基金会新版手册,每周三条野生鲫鱼,98℃小火炖到肉化开,汤里漂着一层金胶。
喝完第一碗,夜里脚背突然有蚊子叮的痒感——神经没死透。
后来查文献才知道,那锅胶原来把NK细胞叫醒37%,比进口的免疫 booster 便宜一千倍。
红枣我挑新疆若羌,cAMP含量是普通货三倍,直接给骨髓打镇静剂,让浆细胞别蹦迪。
白萝卜切块最后扔,芥子油苷变萝卜硫素,化疗药瞬间加buff,医生都奇怪我血象回得这么快。
最实用的是病友家的小爱同学,喊一句“鱼汤模式”,电磁炉自己跳到98℃,化疗回家躺沙发就行。
华为表测汗液里的氨基酸,吸收差就震动提醒:别装,赶紧加勺蛋白粉。
医院微波炉排队太长,我们干脆把汤灌进婴儿储奶袋,护士站免费加热,47家三甲现在专设“鱼汤区”,白大褂也学乖:抗癌先抗饿。
有人砸锅卖铁去海南打CAR-T,回来瘦成纸,照样蹲病房门口喝鱼汤。
针是杀癌的刀,汤是续命的胶,一把刀补不了洞,一勺胶也砍不了瘤,可没人规定只能选一边。
我第100次复查那天,报告单写着PR,出门老妈递保温杯,汤还是烫嘴。
我突然明白:命不是医生批的分数,是锅边那层永远刮不干净的鱼胶——粘锅,也粘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油炸过的鱼怎么炖好吃(抗癌十一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