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日常生活里,临时工的存在挺普遍的,像临时的家政阿姨、兼职送快递的、超市里临时的促销员等等。很多人都觉得“临时工”不是正经员工,要是工作时不小心受伤了,是不是就只能自己扛着?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用真实的数据和案例把这里面的门道给大家讲明白。
首先得明确一个点: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的原因受的伤,不管你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大概率都能算工伤。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在哄人,那咱们就拿数据来说话。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工伤保险年度统计公报》,2023年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中,灵活就业人员(这里面包含了大量临时工性质的从业者)的参保率比202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在工伤认定的案例里,临时工身份的劳动者成功认定工伤的案例占比达到了68%。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越来越多的临时工开始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工伤权益了,而且成功率还不低。
咱们来看个真实的例子。广东的陈大哥在一家装修队做临时的水电工,没签劳动合同,就是口头说干一天活给一天的钱。有一次在给客户装电路的时候,不小心被电击伤了,住院花了两万多。装修队老板一开始说他是临时工,不算工伤,不想管。陈大哥不服,就去申请工伤认定。最后人社部门调查发现,陈大哥虽然是临时干活,但确实是在为装修队工作的时候受的伤,而且装修队也没给他买工伤保险,最终认定为工伤,装修队老板得全额承担他的医疗费和停工留薪期的工资。
可能有人会问,那要是没签劳动合同,也能认定工伤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主要看事实劳动关系,不是只看有没有劳动合同。像工资的转账记录、工牌、同事的证言、工作安排的记录这些,都能证明你和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再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某副省级城市劳动仲裁部门2024年处理的临时工工伤纠纷中,82%的案例都能通过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成功认定工伤。所以就算没签合同,大家也别慌,把能证明自己干活的证据收集好,一样能维权。
那要是给包工头干活,受伤了该找谁呢?这种情况也挺多的。比如建筑工地上的临时搬运工,跟着包工头干,包工头又挂靠在某个建筑公司。这时候受伤了,根据相关规定,建筑公司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2023年某省法院审理的类似案件中,90%以上的判决都是由建筑公司来承担工伤赔偿。
还有些人觉得,我这临时工干的活风险高,是不是得自己多注意?当然,注意安全是第一位的,但万一真受伤了,也得知道自己有哪些权益。工伤保险能赔偿的有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要是伤残了还有伤残补助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可能有朋友会说,我们老板就不想给我们报工伤,还想私了,怎么办?这里提醒大家,私了可以,但一定要把赔偿金额谈清楚,最好签个书面协议。要是老板给的钱明显不够,那就别私了,坚决走工伤认定程序。根据某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数据,选择走正规程序的临时工,最终拿到的赔偿比私了平均多30%以上。
咱们再说说参保的事。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比如辽宁、江西等地,临时工也能单独买工伤保险了,费用不高,保障却很实在。2024年辽宁某试点城市,临时工参保后发生工伤的,报销和赔付效率比之前提高了40%。所以大家要是有机会,一定要主动要求参保,或者自己去办理参保。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临时找的工人干活自己不小心受伤怎么办?(临时工干活受伤算工伤不看这些能真实数据和例子就清楚了)》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