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7日,一个年轻人在美国纽约寄出一张明信片。72年后,这张寄丢多年的明信片在邮局工作人员以及众多志愿者帮助下,终于被送回寄件人手中。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21日报道,8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渥太华一家邮局的职员突然发现一张滞留许久的明信片,寄出地为纽约,贴着两美分邮票,所盖邮戳竟然是1953年6月17日20时。寄件人简单署名“艾伦”,收件人则是渥太华的“F.E.鲍尔牧师及家人”。
然而,“F.E.鲍尔牧师及家人”如今已不在这个地址居住。
渥太华这家邮局的局长马克·汤普森推测,明信片此前长期滞留在纽约,可能最近才被发现,继而运送到渥太华。他决定向社会多方求助,无论多么困难,都要设法把明信片送达收件人或寄件人手中。
消息一传开,许多热心人士和民间团体纷纷伸出援手。酷爱研究宗谱、血统和系谱学的退休人士特里·卡蓬主动表示“自己或许能帮上忙”。一个专注于家族史研究的社会团体也加入了搜寻队伍。
这些热心人广泛查阅70多年前的剪报、档案等资料,并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寻找与“鲍尔牧师”“艾伦”有关的蛛丝马迹。他们推断寄件人“艾伦”全名为“艾伦·鲍尔”,而此人如今88岁高龄,早已不住在伊利诺伊州,而是搬到了爱达荷州桑德波因特。
9月的一天,艾伦接到记者汤姆·柯林斯的电话,得知自己1953年寄出的明信片被人找到了,即将返还到他手中。他说,“刚听到时,我大笑起来”,觉得整件事太不可思议了。
据老人回忆,72年前,他还在念高中,利用课余时间修剪草地、铲雪赚钱,攒了一笔钱后打算去波多黎各姨妈家度假。他兴冲冲踏上旅程,途中经过纽约,便参观了联合国秘书处大楼,还在那里给父母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感言,比如“我们正在联合国大楼里,到处都很摩登”。
由于时隔太久,老人说他甚至都不记得自己寄过明信片。他只记得去姨妈那度假玩得很开心,“对我来说是全新体验、开拓眼界了”!此后几十年间,他离开伊利诺伊州,去艾奥瓦州念大学,从医、结婚、搬家等等,享受了丰富的人生。
在确认艾伦为寄件人后,邮局向他投递了这张明信片。一名邮递员把明信片送到老人手上,微笑着说:“很抱歉,送晚了。”
转自:新华社(杨舒怡)
来源: 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去加一笔是什么字(一晃72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