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毓桂的罪恶汉奸(他屡次向日本卖情报)

潘毓桂的罪恶汉奸(他屡次向日本卖情报)

奉烨 2025-10-14 理财 5 次浏览 0个评论

1937年7月29日,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按照蒋介石的命令退到河北保定,北平正式被日军占领,这是20世纪北京第二次被日本占领。

自从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对华发动全面战争以来,29军足足抵抗了三周时间,终究还是未能阻止日本占领北京侵入华北的步伐。

他屡次向日本卖情报,导致佟麟阁、赵登禹牺牲,终极下场如何?

日军剧照

北平的失守,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当时29军总兵力7000人左右,一场战役下来就死伤5000多人,1500人的学生兵仅有600人活着,而且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上将、29军37师109旅旅长赵登禹上将牺牲,成为自全面抗战以来我军最早牺牲的高级将领。

根据日本《朝日新闻》战地记者冈部孙四郎写下的战地新闻稿《敌弹,在勇士们的头顶爆炸》记载:敌人的伤亡很大,但是战斗精神依然旺盛,有的机枪手被打倒几次,依然站起来射击。

这描绘的就是中国军队誓死抗击日本侵略的不怕牺牲精神。

既然29军作战勇猛,为何还会伤亡绝大部分兵力呢?其实跟大汉奸潘毓桂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1884年出生于河北省沧州盐山县的大汉奸潘毓桂,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当时是29军军长宋哲元亲信,任宋哲元的政务处处长,平津卫戍司令部高等顾问。

他屡次向日本卖情报,导致佟麟阁、赵登禹牺牲,终极下场如何?

宋哲元将军

七七事变后,日军攻进卢沟桥宛平城,开始向全京进犯,驻守北平的宋哲元部队还在死守,于是日军就给29军军长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29军7月27日前撤至保定。

29军拒绝了日本的无理要求。佟麟阁副军长向全国发出了誓死抗战的宣言: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有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日军看到中国军队抵抗的决心,于是在7月28日,向驻守在北平南苑的29军发动猛烈的进攻。

日军的快速行动,基本仰仗于大汉奸潘毓桂的情报支持。

从七七事变爆发后,潘毓桂就开始暗地向日军透漏情报,而且还是29军至关重要的高度机密情报。

作为政务处处长,潘毓桂利用与宋哲元军长的关系,每当开完军事会议后,潘毓桂立即想方设法把29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配置情况透露给日军。

而宋哲元还非常信赖他,因为潘毓桂的父亲潘文楼曾是宋哲元父亲的上级,现在宋哲元飞黄腾达了,对潘毓桂自然不会亏待他,一直把潘毓桂当做亲信看待,所以29军的一切军事机密对潘毓桂来说就不是秘密了。

他屡次向日本卖情报,导致佟麟阁、赵登禹牺牲,终极下场如何?

潘毓桂

但是,宋哲元军长一直被蒙在鼓里,他万万没想到潘毓桂竟然是个甘当汉奸的两面人。

进攻一开始,日军在飞机、坦克的炮火支援下,从南、西、北三面进攻,日本的进攻重点不是在佟麟阁、赵登禹的部队,而是把火力集中在南苑阵地南边的学兵团驻地。

京津大学生军训团共约有1500人,直到临战时才发枪,一开始使用的是大刀。日军根据潘毓桂的情报,才知道南边的学生团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只要把南边防线一攻破,其他29军的防线就等于被撕开一个口子。

不过,学生兵对抗击日军也毫不含糊,他们在共产党员冯洪国(冯玉祥将军长子)的带领下,依然杀敌400人左右,他们绝大部分都倒在了南苑这片土地上。

他屡次向日本卖情报,导致佟麟阁、赵登禹牺牲,终极下场如何?

赵登禹将军:剧照

另一方面,日军按照潘毓桂的意见,在大红门一带,将向北转移的佟麟阁、赵登禹部队团团包围,一时间,各部队都被日军切断,佟麟阁也因日军战机低空扫射头部中弹牺牲,赵登禹也是在该地区身体多处中弹牺牲。

此时遭受日军猛烈攻击的29军已经没有能力抵抗了,被迫撤出北平。而潘毓桂却留了下来,彻底撕开了他那伪善的丑陋皮囊,公开投日,随后出任日本控制下的伪天津市长。

自古以来,汉奸都没有好下场。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逮捕了卖国求荣的大汉奸潘毓桂,一直关押到1961年病死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才彻底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潘毓桂的罪恶汉奸(他屡次向日本卖情报)》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