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可以正式打工吗?(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

16岁可以正式打工吗?(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

杨幼仪 2025-10-20 电脑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商界,最怕的不是没钱起步,而是没命扛事。

很多人以为,女人的狠是情绪,但真正狠的女人,是那种被生活撕碎之后,还能一点点拼回来,甚至比原来更强。

陈小英,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16岁辍学进厂打工,22岁丧夫、独自扛起上千员工的公司。

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却靠一场“压价赌局”,干翻中国快递圈!

在那个女人连贷款都难批下来的年代,硬是从一个印染厂女工,闯出中国快递业的一片天。

而她的故事,不只是励志,更像一部中国民营经济的缩影。

她的成败、选择、转身,都藏着一个普通人逆风翻盘的故事。

01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浙江桐庐还是个不显眼的小县城。

山多、地少、工业弱,年轻人一到年龄就往外跑。

陈小英16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弟弟靠低保和零工维持生活。

那时候家里穷得连电费都要攒着交,她索性放下课本去杭州打工。

印染厂的车间闷热、味道刺鼻,她每天站十几个小时,吃饭都在缝隙里扒拉几口。

可她不抱怨,反而一边记账、一边琢磨,别人能当老板,我为什么不行。

在厂里,她遇到了同样穷、同样不甘心的聂腾飞。

两人结婚后没有去买房、买家电,而是攒钱琢磨“自己干点事”。

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却靠一场“压价赌局”,干翻中国快递圈!

机会来得比他们想象的早。

九十年代初,杭州的外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报关单必须从杭州送到上海港口。

但是,没人愿意跑这趟,太累、太远、太折腾。

聂腾飞试着接了几单,白天取件,晚上赶火车,凌晨到上海交单,陈小英在家接电话、核账、对客户。

就这样,一个月能净赚上千块,是当时工厂工人月薪的四五倍。

一对夫妻,一辆摩托车,一摞报关单,这就是申通的起点。

那一年,他们还不知道,这样的跑腿,日后会变成一个千亿产业的开端。

02

1993年,他们正式注册公司,取名为申通,“申”取自上海,“通”意为畅达四方。

那时没有民营快递的概念,他们几乎是“踩着政策缝隙”在送货。

靠着速度快、态度好,申通在杭州外贸圈打出了口碑,一年下来就有几十万营收。

陈小英干劲十足,聂腾飞则专注运输,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可就在事业起势的时候,命运又出手了。

1998年,聂腾飞在出差途中车祸去世。那一年,陈小英刚满22岁。

一夜之间,她成了寡妇。

公司账上欠款、订单滞留,员工恐慌,合作方退单。

有人劝她关门算了,有人甚至公开嘲讽:“一个女人能撑什么快递?”

可是,她选择了坚强。

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却靠一场“压价赌局”,干翻中国快递圈!

第二天,陈小英换上黑衣出现在公司,语气冷静地说:“公司还在,活还得干。”

但危机远不止于此,合伙人分崩离析,有人出走另起炉灶。

詹际盛离开后办了天天快递,聂家的亲弟弟创办了韵达,两位老乡则做了圆通、中通。

那几年,桐庐的山路上,一辆辆快递车跑出了中国快递的“四大家族”。

而这些新公司,都是从陈小英这张餐桌上分出去的。

她没有报怨任何人,只是更拼了。

每天早上五点出门,晚上十二点回,接单、培训、清账,连吃饭都在车上解决。

她知道,一旦她倒下,不只是丈夫的遗产没了,几百号员工的饭碗也碎了。

那个22岁的女人,用最硬的方式,把命咬了回来。

03

陈小英接手后,发现一个致命问题。

申通越做越大,可每建一个网点,都得自己出钱、自己养人,成本高得吓人。

她开始琢磨,能不能让别人来帮自己干。

于是她首创了“加盟制”,总部统一品牌、价格和系统,各地老板自己投资建站,按单提成。

在当时,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可事实证明,这套模式完美契合了中国市场的特性,人多、地广、创业者多。

加盟体系一铺开,申通在三年内从几十个网点扩展到上千个,成功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却靠一场“压价赌局”,干翻中国快递圈!

很多县城的第一家快递网点,就是那几年挂上“申通”招牌的。

当圆通、中通、韵达纷纷复制这套模式时,陈小英已经领先一步。

她明白,快递不是比谁的仓库大,而是比谁能最快让每个角落有人送件。

到2008年,申通已经稳居民营快递龙头,日派件量破百万。

那一年全球金融危机,不少企业倒下,她却逆势扩张。

在江阴、上海、萧山投了几个大型转运中心,为后来的电商爆发打下基础。

陈小英的眼光,提前十年。

她知道,接下来的主战场,不在街头巷尾,而是在电脑屏幕的另一端。

04

2009年,淘宝宣布举办首届“双十一”购物节。

谁都没想到,那会儿的促销活动,竟能引爆整个中国的消费热潮。

订单爆发式增长,快递公司全都慌了,网点瘫痪、货物积压、客户投诉,行业一片混乱。

陈小英冷静分析,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窗口期,谁能扛下淘宝的包裹,谁就能拿下电商时代的门票。

她做了一个让整个公司都反对的决定,就是大幅降价。

那时行业平均价格是每单4元,她直接定价2.7元。

高管急得拍桌子:这要是赔了,几年的利润都得搭进去。

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却靠一场“压价赌局”,干翻中国快递圈!

陈小英只说了一句:“怕赔本就别干快递。”

最终,申通凭借这场“压价豪赌”拿下淘宝40%的订单。

全国人民剁手的第一波快递,大多贴着申通的logo。

那一年,马云靠“双十一”登上了互联网神坛,而陈小英也把申通送上了行业巅峰。

此后几年,申通业务量一路飙升。

到2016年,公司年业务量突破28亿件,上市敲钟,成为A股快递第一股。

陈小英的个人财富突破120亿,正式跻身中国女富豪行列。

她没有被命运打倒,反而用命拼出了一个时代的版图。

05

2019年,阿里巴巴入股申通。

陈小英果断出售45%的股份,套现146亿,有人说她“太早退场”,有人觉得她“太精明”。

她自己淡淡地说过一句话,企业不是孩子,是作品,该完成的时候,就该放手。

卖掉申通后,她回到桐庐,再次创业,做了一款能防水速干、带灯的智能雨伞。

产品一上市就卖爆,靠的不是资本,而是她骨子里的实干劲。

她还设立教育基金、投身公益,把自己的第二人生过得从容又体面。

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却靠一场“压价赌局”,干翻中国快递圈!

一个16岁辍学的打工妹,能把小作坊做成百亿帝国,能在丧夫、分裂、竞争中硬撑到底,能在最高点从容离场,这才是真正的狠。

女人的狠,不在于谁被她踩在脚下,而在于她能在最黑的夜里自己点灯。

陈小英用几十年,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命运可以不公,但你不能不争。

#头条深一度#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16岁可以正式打工吗?(她16岁打工22岁守寡)》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