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 成语:八面威风
• 拼音:bā miàn wēi fēng
• 结构:ABCD式四字成语,主谓结构。
• 词性:褒义词(含敬畏、赞叹意味,但需注意语境中可能隐含的贬义倾向,如滥用权势)。
• 语法功能: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气势强盛、声势显赫。
二、释义与核心义
• 本义:原指大将军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四面八方皆显威严。
• 比喻义:形容人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影响力,或事物在多个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 核心语义:
1. 声势赫赫:强调外在表现的气派与威严。
2. 全面威风:突出“八面”(即多个方面)的覆盖性,非单一领域的强势。
3. 气焰逼人(语境依赖):若用于贬义,可指倚仗权势、盛气凌人。
三、出处与典故
• 文献溯源:
•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庞涓云)我若打了那阵呵,方显出大将军八面威风。”
•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只这等威风,也显不出大将军八面威风。”
• 典故背景:
以古代战场将领的威严形象为原型,后引申为对人物或事物全面强势的赞美。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 威风凛凛(强调气势威严,令人敬畏)
• 英姿飒爽(形容姿态英武,精神焕发)
• 神气十足(自满得意,气势外露)
• 气宇轩昂(精神饱满,风度不凡)
• 虎虎生威(气势凶猛,充满力量)
• 反义词:
• 无精打采(精神萎靡,缺乏活力)
•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 萎靡不振(颓废衰败,毫无生气)
• 卑躬屈膝(卑微讨好,丧失尊严)
• 颜面扫地(名誉受损,尊严尽失)
五、例句与语境
1. 历史人物:
• “他在比赛场上八面威风,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表现得游刃有余,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形容竞技中的全面优势)
2. 商业领域:
• “这家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在行业中八面威风,成为领军者。”(突出多领域竞争力)
3. 贬义用法:
• “他倚仗权势,八面威风地打压异己,最终遭人唾弃。”(隐含滥用权力的批判)
六、文化内涵与使用注意
1. 文化意象:
• 源自古代军事文化,体现对将领全面指挥能力的赞美,后扩展至社会各领域对“全能型强者”的推崇。
2. 使用边界:
• 褒义语境:强调实力与成就,如“八面威风的企业家”。
• 贬义语境:暗含对权力滥用的讽刺,需结合具体描述判断。
3. 易混成语辨析:
• 八面威风 vs 威风凛凛:
• 前者强调“八面”(全面),后者侧重“凛凛”(威严感)。
• 八面威风 vs 草木知威:
• 后者指声望极高,令人敬畏,不强调“全面性”。
七、现代应用与延伸
1. 商业领域:
• 形容企业多元化发展或个人跨领域成功,如“八面威风的商业领袖”。
2. 体育竞技:
• 赞美运动员在技术、战术、心理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现。
3. 网络语境:
• 偶尔用于调侃,如“游戏里八面威风,现实中唯唯诺诺”,形成反差幽默。
八、总结
《八面威风》以战场将领的威严为起点,发展成为对全面强势的通用赞美。其语义覆盖褒贬两端,使用时需结合语境明确倾向。成语结构凝练,文化底蕴深厚,既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现代语言中表达“全能优势”的生动工具。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英姿飒爽释义(全解成语八面威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