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曹刿ɡuì故事内容为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兵前去阻击齐军先声夺人,擂起战鼓准备进攻,鲁庄公刚要率兵应战,却被同来的曹刿劝住他认为时机不到,劝鲁庄公再等等等到齐军第三次擂鼓时,曹刿当机立断,让鲁庄公发起进攻由于齐军三次进攻未果。
鲁庄公审时度势,将鲁军驻扎于进可攻退可守的长勺曲阜北郊有了乾时之胜,鲍叔牙诸将均认为鲁军不堪一击,于是,擂鼓猛攻五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鲁庄公看齐军来势凶凶,拿起令旗就要下令迎战,曹刿急忙拦住主公,不可庄公遂令鲁军固守阵地,让弓弩手。
1一鼓作气主人公曹刿2曹刿guì,一作曹翙,即曹沫有争议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是曹刿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第二次击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次击鼓,勇气变枯竭了敌军勇气枯竭,我们却勇气十足,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全文可以查看左传·庄公十年。
鲁军一鼓作气,大败齐军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居高位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曹刿一鼓作气的故事长勺之战中,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而鲁军在曹刿的指挥下,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才一鼓作气,大败齐军曹刿还通过观察敌军情况,判断可以追击,最终鲁军乘胜前进,把齐。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曹刿故事背景公元前68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兵迎战齐军首次擂鼓准备进攻时,曹刿劝鲁庄公等待关键行动直到齐军第三次擂鼓,曹刿认为时机成熟,让鲁庄公发起进攻结果由于齐军士气已衰,鲁军突然出击,最终取得胜利成语含义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曹刿以下是关于曹刿和一鼓作气的相关介绍曹刿的身份与贡献曹刿并非武将或文臣,但他深谙兵法在长勺之战中,他主动要求面见鲁庄公,并提出了战前必须取信于民的策略,这是鲁国获胜的前提条件在战斗中,曹刿的策略与指挥起了关键作用一鼓作气的含义一鼓作气原出自。
曹刿 一鼓作气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什么人》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