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绘溪言。分享成语故事,轻松涨知识。
◆今天分享的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成语典故在三国鼎立时期,吴国的君主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叫吕蒙的将领。他英勇善战,立下不少军功,但从小家境贫寒,没读过什么书,被认为是一介武夫。
有一天,孙权对吕蒙和另一位将领蒋钦说:“你们现在身居要职,掌管事务,不能不学习啊!”
吕蒙一开始有些推脱,以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
孙权耐心地开导他:“我难道是让你研究经书成为学问家吗?只是希望你能够广泛涉猎,了解历史往事罢了。你说事务多,能比我更忙吗?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
吕蒙被孙权的话点醒,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几年后,吴国的重臣鲁肃被任命为大都督,在路过吕蒙驻地时,顺道前去拜访。在交谈之前,鲁肃心里还有些轻视吕蒙,认为他只有武略,没有文韬。
然而,在酒宴上,吕蒙与鲁肃讨论起天下大势和对付蜀国关羽的策略。吕蒙分析得头头是道,提出了五点精辟的谋略,让鲁肃大为震惊。
鲁肃立刻离开座位,走到吕蒙身边,拍着他的背赞叹道:“子明(吕蒙的字),我原本以为老弟你只懂军事,没想到如今你的学识和才华,已经达到如此高超的境地了!你不再是当初那个‘吴下阿蒙’了!”(“吴下阿蒙”指过去在吴地那个学识浅薄的吕蒙。)
吕蒙听到鲁肃的夸奖,幽默而自信地回答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对于一个有志气的人,分别了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重新看待他。)大哥你怎么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啊!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才告别。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核心启示是: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用旧眼光、老印象去看待他人的成长与进步。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即更刮目相待更刮目相待的意思(分享成语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