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巨大上规模
投身饲料,农牧行业市场巨大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创业,第一重要的是选择行业。有的行业容量巨大,比如农牧、食品、健康、人工智能(AI)、新能源。有的行业天花板很低。我幸运地投身于饲料、养猪和肉品,选择了农牧食品行业,其市场巨大,是永远的朝阳行业。
1985年,我准备前往广东创业,一位广东老板看上了我在株洲职工大学电气班的发明项目——原木自动测积仪。测积仪由长度测量系统、直径测量扫描系统和材积计算系统组成,采用红外光源和同步扫描测量技术,简便易操作,由此取代激光扫描和复杂的光学反射测量系统,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原木材积智能测量工具。1985年,《专利法》开始实施,这个发明成为株洲市第一个获批的专利。广东老板给出了丰厚的专利转让金,并让我负责该项目。
此时,我在株洲市粮食系统的一个工厂技术室负责电气工程,并全程参与了株洲大米厂“成品库自动装卸平台”的技术项目,项目成功竣工。因为表现突出,株洲市粮食系统的一个创业机会摆在了我的面前。
两个创业机会,几乎同时出现。
留在株洲创业,还是前往广东?选择比努力重要,取舍是一种智慧。但那个冬天,我并无头绪。
寒冬,我站在屋前的山坡上,看小雪纷纷渐变成鹅毛飘飞。3岁多的儿子陶业已经可以在雪地撒欢了,和小朋友打雪仗堆雪人。我给儿子取名“业”,是纪念我在业余大学求学的经历并立志要创一番事业来。
夜晚,白皑皑的一片,万籁俱静。家人已经熟睡。雪停了,偶尔有风,吹落檐口的雪花。我不知不觉入睡了,梦里,我在广袤的田野奔跑,绿意盎然……
我决定选择农牧行业,留在株洲创业。
1986年11月13日,我带领一帮从未做过饲料,从未做过管理的年轻人在株洲市戴家岭山下开始创业,投身饲料工业。农牧行业天地宽广,我们毕生为之奋斗,深情耕耘,力求做大做强做恒久。
饲料厂破土动工。推土机扬起漫天的灰尘,透过尘埃与阳光混合的金色薄雾,我遥望着远方,那里有田野、乡村和希望……
北京求得好配方
在戴家岭工地加速建设的同时,1987年4月,我带几个同事前往瑞士布勒公司学习了一个月。所见所闻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这是影响一生的旅程。有高人指点说,农业一定要有规模,做大规模的前提是要有好的产品。偏爱工程与技术的我,迅速对饲料产品产生了兴趣。产品好了,才能收入好,这是最朴素的真理。当时的欧洲,已经盛行全价配合饲料,猪能够获得全面的生长营养需要,养殖户饲喂起来方便。当时国内还是单一混合饲料,采用一把糠、一瓢潲的传统方式,加入的青绿饲料则是红薯叶等农作物制成的。我想参考欧美的方式,生产全价配合饲料,养殖户肯定喜欢。
回国之后,我到处寻求饲料配方。有一次参加湖南省饲料工作会议,省饲料工作办的一位领导给我指点了迷津。一周后,我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去求配方。临行前,我去醴陵挑了一箱瓷器,这是湖南特产。因为赶时间,只买到了站票。我怕人多碰到瓷器,又很累,中途便钻进了座位底下,美美睡一觉。睡梦中,突然有砰砰的声音,猛然醒来,原来是列车乘务员敲打地板大声喊着,“到北京站了”。
当我找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的王和民教授家,敲开门后,看到的是一脸惊愕。后来王教授形容开门一瞬间,看到的是一个蓬头垢面,风尘仆仆,眼神诚恳的高高瘦瘦的年轻人。他惊讶于我背的一箱瓷碗,居然没有磕碰一点,感受到了我的诚心和细心。王教授跟我分析了营养配方的设计方案,我听得似懂非懂,几张纸,5个配方,我怀揣着“宝贝”,不知道怎么上的火车,感觉是翻了个筋斗云,就来到了如火如荼、机器轰鸣的戴家岭工地。
心诚则灵。看到配方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能量饲料、蛋白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配比等,我不禁感叹知识的力量。
产品超群才能玩得大
产品超群,首先一定要给饲料取个好名字。
还是在去瑞士途中经停中国香港的时候,我就对香港的品牌广告产生了兴趣。香港的摩天大楼上霓虹灯闪烁的都是松下、东芝、索尼等国际品牌,连机场的跑道上都是品牌广告,可见产品商标的重要性。
我们的饲料取个什么名字呢?
有人取名“三环”,意为养殖户、经销商、公司环环相扣,有人取名“通达”,意为饲料销售通达四海。我觉得不行,首先,名字一定要有动物的形象,动物还要大。其次,动物要有精神,小猫小狗肯定不行。牛可以考虑,因为牛勤劳,“俯首甘为孺子牛”,为老百姓服务,但似乎还不够大。大象更大,用大象作名字怎么样?大象是大,但没啥精神,没有褒贬。大家热议纷纷,各抒己见。
办公室窗外,玉米筒仓矗立高耸,蓝天白云,突然,我在草原戈壁骑行骆驼的场景映入脑海,也是这样的蓝天白云,骆驼伟岸高大,步伐沉稳有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
叫“骆驼”怎么样?我兴奋地告诉大家,我们没有做过饲料,以前也不懂营养,正好学习骆驼的精神,一步一步,扎实地学习。
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寓意好;有人说,骆驼有精神,沙漠之舟,脚踏实地;有人说,骆驼有团队精神,充满自信;有人说,骆驼总是新路新走,从不恋旧;还有人说,骆驼有团队意识,因为驼队是齐心协力的。后来我写了《骆驼赞》。慢慢地,大家一致赞同用“骆驼”商标,并总结了骆驼精神就是“敬业、自责、自信、创新”,大家兴奋得一宿无眠。
有了商标之后,我们创新包装。那个时候基本都是用麻布袋装饲料,袋子重复使用。我到外资公司学习之后,决定把麻布袋换成编织袋,一来干净卫生,避免重复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把骆驼商标印刷在上面。商标图案是一个卧姿的骆驼,很饱满,很美观,大家可高兴了。
商标需要把创业者的精神和价值观,用心注入,这就是产品的灵魂。有精神寄寓的商标,有文化内涵和灵魂注入的品牌一定会玩得大,玩得强,玩得久。
有了商标,我想尽快做出产品,为了抢时间,我就先买了小机组进行产品试制,还在办公室后面养了50多头猪,我们用王教授指导的配方做出了骆驼牌114系列全价配合饲料,一边自己饲喂,一边投放紧挨着戴家岭的浏阳市场。由于浏阳缺能量饲料,养殖户对我们的饲料喜欢得很。1987年11月23日,新厂全线竣工,第一包骆驼牌饲料从6万吨瑞士进口生产线成功下线,我们的产品一炮打响,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工业生产意义上的饲料产品可以分为预混料、浓缩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三大类,预混料由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添加剂组成,浓缩饲料由预混料加蛋白质饲料混合而成,全价配合饲料由浓缩饲料加上能量饲料和添加剂组成。
1989年,当时分管技术的副厂长刘大建无意中说了一句,“饲料厂的一把手,不懂营养怕是不好当啊”,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了做出更好的饲料产品,我来到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简称“武汉粮院”,现为武汉轻工大学)学习了三年动物营养和饲料加工。我自己基本学懂了动物营养和饲料的加工工艺后,与配方研发和生产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就变得畅快起来。其间,我知道了浓缩饲料有着更大的市场规模容量,因为当时的主流是散养户,而湖南大多数地方的农民自己有便宜的能量饲料。
有了这些基础,我觉得可以把规模玩得更大,就决定做浓缩饲料。
我到养殖户猪圈和饲料经销店仔细观察发现,散养户买浓缩饲料,一般先看颜色是否金黄,再闻香味,再抓一把试手感是否细腻,最后看饲喂长猪的效果。散养户添加浓缩饲料并不定量,猪价好时多放点,猪价低时就少放点。
在浓缩饲料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也走过弯路,遇到了挫折。刚开始在市场区域选择时,我们把浓缩饲料的主战场放到距离公司很近的浏阳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低迷,我们发现,浏阳当地制种产业做得很好,能量饲料缺乏,很少有大米糠之类的,浓缩饲料在浏阳销售受挫,远没有当初骆驼牌114系列全价饲料的销售红火场景。市场是不相信眼泪的。
在浓缩饲料的产品开发和定价过程中,我们也多次“踏坑”。起初我们想以低价取胜,薄利多销。但市场的反馈是质量一般,与竞争对手相比没有优势。调研分析之后,我觉得浓缩饲料不能往低价低质方向开发,这样在猪价低的时候,养殖户放得量少,很难有效果,养殖户便不接受这种饲料。所以,还是得开发高质高价的浓缩饲料。
我结合武汉粮院的学习,应用营养平衡中氨基酸的理论,想到了在配方中强化提高“赖氨酸”添加含量的思路。随后,饲料加工与营养专业毕业的副厂长刘大建拿出了很专业的配方。我们通过喷鱼油工艺,进口肉骨粉等创新,研制出散养户喜欢的有鱼粉香,呈黄金色,有油润感,并且对长猪效果好的高端浓缩饲料——金骆驼800 系列。在定价中,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比当时外资厂家的主流浓缩饲料每包高7元,高了10%。但产品品质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推出服务营销,销售规模迅速增长,盈利能力也很强,2000年就实现利润过亿。在1998年服务营销的加持下,骆驼牌浓缩饲料走俏大江南北,规模快速放大。
今天,我还偶尔翻翻当年那个笔记本,密密麻麻写着各种配方、营养参数、行情价格等。那个时候,我一边和科研人员测试饲喂效果,进行梯度对比试验,一边和财务人员进行价格、毛利测算。算是既充当了业务产品经理的角色,又担当了部分技术产品经理的角色。我们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产品集成开发(IPD)的雏形。何曾想到,数十年后,我们会花大价钱请专家来传授IPD。

玩学舍之道
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变革之道
我与唐人神四十年的成长故事
定价:69.00元
ISBN:978-7-5217-7934-9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9月
内容简介
从饲料作坊到全产业链经营,“创一代”亲撰纵横之道
从三线城市走向世界,时代潮头的民营企业发展缩影
四十年创业智慧,以赤子之心写就成长史诗
以改革开放大时代的波澜壮阔为纬,以工科生特有的缜密思维为经,这本书将唐人神集团从筚路蓝缕到基业长青的奋斗历程,化作一串串闪耀着实践智慧的经管密码。字里行间传递的不仅是创业者的理性思考,更饱含对时代机遇的感恩、对团队伙伴的感谢——那颗质朴文字下跳动的丹心,恰是这本书最动人的精神底色。
书中独创的“玩学舍”哲学体系,不仅是对四十年商海沉浮的经验总结,更是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生存方法论。创业者能从中获得困境破局的实战策略,学者可窥见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进化的典型样本,而追求永续经营的企业家,更将领悟:那些使企业穿越周期的永恒法则,往往就藏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处世智慧之中。
这既是一部带着畜牧香气的中国现代农牧企业成长日记,也是一曲用全产业链思维与梦想共同谱写的时代交响。当管理学的理性框架遇上湖湘文化的血性精神,便成就了这部兼具实用价值与人文温度的商界启示录。
作者简介
陶一山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唐人神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畜牧富民十大功勋人物、首届中国杰出湘商。
唐人神集团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目录
第一篇 玩
第一章 靠什么玩得大
行业巨大上规模
合资变革上规模
服务营销上规模
兼并联合上规模
楼房养猪上规模
产业链扩张上规模
第二章 靠什么玩得强
品牌价值创利润
稳健节奏创利润
产品科技创利润
“产品+服务”超群创利润
轻资产运作创利润
管理创利润
第三章 靠什么玩得久
坚守长期主义价值观
以奋斗者为本玩得久
为客户持续创价值
企业家精神+组织驱动
笃守诚信
专注产业链经营
高球游戏的心态
数字化转型升级玩得久
为梦想而奋斗
第二篇 学
第四章 求学
落榜的挫折是转折
会装电视机的小电工
火车上的不眠之夜
刚当“爸爸”的学生不请假
电气班的“工程师梦”
先练“正楷”
武汉粮院学“营养平衡”
中青班的班长工作忙
晨读中的美好校园
深淘滩,低作堰
学到老,活到老
请教同行“飞迪”情
花甲之年学“数字”
第五章 游学
万国宫的使命
弹丸之地看腾飞
世界工业品展览会上的沉思
名牌的“感觉价值”
双向炒鱿鱼的危机意识
交通管理探秘
效益至上的观念
信息的价值观念
霓虹灯下的遐想
抓基础建设——政府的主要职能
美国企业:专业管理,跨国经营
在“湖南又一村”侃来历
从“今天没系领带”谈开去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芝加哥:生猪也能做期货
责任排在首位的西点校训
明治维新的百人学习团
优衣库的变革能力
京瓷哲学的思考
产品第一与研发投入
第六章 学以致用
先当“木匠”,后当“郎中”
从“秀才”成长为“战士”
长颈鹿为何笑话我们
熵增中的管理对抗
认知的终身成长
逆境之中起高楼
走出“能力陷阱”
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方法论
从商业因子、商业法则到商业模式
从“一厚四能”到“三有”干部、“三想”员工
成功人士的十大品德修炼
第三篇 舍
第七章 人间至爱是清欢
“正直、读书、勤奋”的家训
让更多贫苦孩子圆“大学梦”
身后有余且回头
猪之歌
温暖的书房
山河一园,四季如春
义合者,久而情深
第八章 人无自我天地宽
我将无我,不负梦想
“上市”之路,无我前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释放股份,财散人聚
不招同学亲友做事
不点水鱼的“小气”
彩云之南的《宣言》
第九章 中庸之道代代强
管理的取舍在“中庸”
独立思考、尊重科学
水清也能养好鱼
“三万”到“三精”的取舍
“健身”与“住院”的时间取舍
做官还是为商的取舍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与时俱进代代强
(来源:中信出版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