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帮楼下李阿姨调手机,她突然指着微信愁眉苦脸地说,前几天点朋友发的买菜小程序链接,怎么点都进不去,还以为手机坏了。我一看才知道,她碰到的是微信即将关闭“小程序外链直接打开”功能的过渡期变化——8月1日起已经开始试运行跳转模式,9月30日就会正式全面关闭直接打开功能。

其实不光李阿姨,身边好多人都没注意到这个变化,有的还在群里抱怨“小程序突然不好用了”。今天就把这事彻底讲清楚,从功能本身是什么、为啥要关闭,到关闭后对不同人有啥影响,再到现在该做哪些准备,一步步说透,不管你是普通用户、职场人,还是经常用小程序的长辈,看完都能安安稳稳应对。
先搞懂核心:要关的到底是啥功能?微信为啥这么做?
在说影响和应对方法前,得先明确一个关键——要关闭的“小程序外链直接打开”,不是说小程序不能用了,而是“打开方式变了”。咱们先通过3个日常场景,搞懂这个功能到底有多常用:
比如你下班前,同事在工作群发了“本周业绩统计”的文档小程序链接,以前点一下就能直接打开表格填写;再比如妈妈在家庭群发“拼团买鸡蛋”的电商小程序链接,你点进去就能直接参团;还有孩子老师发“家长问卷”的学校小程序链接,不用找半天,点链接就进填写页面。这些“点链接直接进具体功能页”的操作,就是“小程序外链直接打开”功能的作用,它省掉了“找小程序、点进小程序、再找对应页面”的步骤,相当于给小程序开了个“快速通道”。
那微信为啥要把这个方便的“快速通道”关掉?官方公告里其实说得很实在,核心就两个原因:保安全和护体验,这俩其实都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先说保安全。之前有不少不法分子钻了“直接打开”的空子,比如伪装成“免费领红包”“砍价赢手机”的小程序链接,用户一点就跳进去,要么诱导填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要么暗藏恶意代码偷偷获取微信信息。我之前就帮一个朋友处理过,他点了陌生链接后,微信昵称、头像全被改成了广告图,还好及时改了密码才没造成更大损失。关闭直接打开功能后,点链接会先跳转到微信小程序首页,这时候你能看清小程序的名字、开发者信息,要是看到“XX科技公司”这种陌生主体,或者名字和常用小程序差一个字,就能立刻反应过来是骗局,多了一道“安全闸”。
再说护体验。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群里天天被“帮忙砍一刀”“助力领福利”的小程序链接刷屏,朋友圈里也夹杂着各种低质小程序链接,想找朋友的正常分享都得翻半天。还有些小程序靠发外链引流,内容却粗制滥造,比如打着“养生知识”旗号,实际全是虚假健康信息。关闭直接打开功能后,那些靠刷屏外链引流的小程序没了门路,朋友圈、群聊能清净不少;同时也倒逼小程序开发者好好做内容——毕竟用户愿意主动找的小程序,肯定是内容有用、体验好的,这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反而能用上更优质的小程序。
微信其实早就给了缓冲期,8月1日开始,部分链接已经只能跳转打开,9月30日之后,所有小程序外链都会彻底取消直接打开,统一改成“跳转至小程序首页”模式,这点大家一定要记牢,不是功能出问题,而是正常的升级调整。
再看影响:不同人受影响程度不一样,这几类人要重点注意
功能关闭后,不是说小程序不能用了,只是打开链路多了一步,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也不一样。但不管你属于哪一类,提前适应都能避免手忙脚乱。
第一类:家里长辈,可能得手把手教他们找小程序
对不太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影响可能最直接。我妈之前就习惯了点我发的广场舞小程序链接,直接打开就能看视频。前几天我试了下跳转模式,她点完链接跳转到小程序首页,就慌了神,问我“怎么找不到刚才那个视频了”。
后来我花5分钟教她两步操作,她很快就学会了:第一步,点完链接跳转到小程序首页后,看顶部的搜索栏,输入我跟她说的小程序名字,比如“XX广场舞教学”;第二步,在搜索结果里找到对应的小程序,点进去后,首页一般会有“最近浏览”或者“历史记录”,点一下就能回到之前的视频页面。
这里有个小技巧,教长辈的时候,最好把常用的小程序“添加到我的小程序”——打开小程序后,点右上角的三个点,再点“添加到我的小程序”,之后在小程序首页下拉,就能看到“我的小程序”列表,不用每次都搜。我给我妈添加了广场舞、买菜、挂号三个常用小程序,现在她找起来比以前还快,还跟我说“这样分类清楚,再也不怕点错了”。
第二类:职场人,工作用的小程序得提前“做标记”
职场人天天用小程序处理工作,比如文档协作、考勤打卡、项目管理这些,要是没提前准备,可能会耽误事。我同事小王上周就遇到过一次,领导在群里发了“季度报告汇总”的文档小程序链接,他点进去跳转到首页,一时忘了公司用的是哪个文档小程序,在列表里翻了3分钟才找到,差点错过了提交截止时间。
其实职场人只要做一件事,就能轻松应对:把常用的工作小程序“置顶”或者“添加到桌面”。置顶的话,在小程序首页长按小程序图标,选择“置顶”,常用的四五个小程序就能排在最前面,一眼就能看到;添加到桌面更方便,安卓手机打开小程序后点右上角三个点,选“添加到桌面”,苹果手机在“我的小程序”里长按图标,拖到桌面就行,这样打开微信就能点,不用再进小程序列表。
我们部门现在都养成了这个习惯,把文档、考勤、报销三个核心小程序置顶,每次同事发链接,跳转后直接在置顶里找对应的小程序,几秒钟就能进入工作页面,比以前直接打开也慢不了多少,还避免了误点陌生链接的风险。
第三类:普通用户,日常用小程序多一步,但更安心
对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影响主要是“多了一步确认”,但换来了更安全的使用环境。比如以前刷朋友圈看到“限时折扣”的外卖链接,可能随手就点进去,现在跳转后,会先看一眼是不是自己常用的外卖平台,确认没问题再点进去下单;再比如收到陌生人发的“免费领电影票”链接,跳转后看到小程序开发者是陌生公司,直接就关掉,不会像以前那样轻易上当。
我自己就有过类似经历,之前收到一条陌生消息,发了个“微信安全验证”的小程序链接,差点就点了。还好当时已经是跳转模式,跳转到首页后,我一看小程序名字是“XX安全中心”,不是微信官方的“微信安全中心”,立刻就知道是诈骗链接,直接删了消息。要是以前能直接打开,说不定就真的被骗着填信息了。
所以对普通用户来说,多这一步操作,其实是多了一道“安全防线”,虽然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适应几天就习惯了,而且能避免很多潜在的风险,算下来还是很值的。
最后划重点:现在做好3件事,9月30日后用小程序更顺畅
距离9月30日正式关闭还有几天时间,现在做好这3件事,不管是自己用,还是帮家人准备,都能妥妥应对:
第一件事,梳理常用小程序,分类添加到“我的小程序”。把平时用得最多的5-8个小程序,比如外卖、买菜、打车、挂号、工作文档这些,都添加到“我的小程序”里,这样跳转后不用搜,下拉就能找到,比直接打开也差不了几秒。
第二件事,帮家里长辈设置“桌面快捷方式”。对长辈来说,桌面图标比在微信里找更直观,把他们常用的小程序添加到手机桌面,像点开微信、电话那样点图标就能进,完全不用管跳转的事,操作难度直接降为零。
第三件事,保存重要的小程序页面。如果有经常访问的小程序页面,比如孩子学校的通知页、爸妈常用的体检预约页,在小程序里找到“收藏”按钮,把页面收藏起来,之后直接从微信“收藏”里就能打开,不用再通过链接跳转。
其实微信关闭这个功能,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而是从安全和体验出发的优化。就像我们家里的门,多装一道锁不是不方便,而是为了更安全;手机里的APP分类整理,不是多此一举,而是为了用起来更顺手。小程序功能的调整也是一样,短期看可能多了一步操作,但长期下来,我们能用上更安全、更优质的小程序服务,这才是最实在的好处。
你现在有没有遇到小程序链接跳转的情况?家里长辈会不会操作?要是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问,咱们一起交流解决办法。
我是好运相伴,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微信上预约挂号怎么取消(别慌9月30日微信这功能关闭)》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