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烟盒标价单,八毛钱烟比现在万块黄鹤楼硬,消失的供销社货架会回来吗。
记得前阵子刷到一份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供销社香烟价目表,看着眼发直。现在几根烟够买套房,那时候一包中华才六毛。家里老人总说以前买烟难,看着这价目表总算明白点啥意思了。
当时中华烟卖最贵,但也就六七毛。听说这烟只有领导能抽上,普通工人攒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买一条。
我爸说他们厂里管事的过年要去拜年,得拎着中华烟去送礼。我姑父当年当兵在青岛,津贴才六块,大前门一包四毛九,他根本抽不起,只能抽便宜点的丰收烟。
供销社柜台前排队买烟的人特别多,得提前拿票才能买到。有个同学他爹存了箱飞马烟,他上学偷偷拿去抽,那时候能抽上飞马算有钱人了。教数学的李老师天天抽南京烟,上课老跑出去抽,有一次学生趁他不在偷烟被发现了,吓得直哆嗦。
最便宜的烟才六分钱一包,叫"经济"牌,我爷爷抽这个。广东那边出的烟种类多,像双喜仔都没滤嘴,但特多人觉得香。记得有个阿尔巴尼亚进口的烟,锡纸包装才一毛八,我爸就春节抽两支。
那会儿小孩都玩烟盒,把盒子折三角形摆地上,用自己烟盒碰人家的。谁赢了就收走对方的烟盒。为了集齐全套得满胡同找大人要烟盒,有时候垃圾堆里都能翻半天。后来我攒了一纸箱烟盒,搬家时被我妈当成废纸给烧了。
工人挣得钱少得可怜,学徒工就十八块一个月。一包大前门四毛九,工资得省出来好几天才能抽上一条。现在看那些老烟价表简直不敢信,红塔山凤凰中华都是五六毛,现在随便哪款都得百八十。
供销社墙上贴着价目表,烟排得整整齐齐。我记得还有首打油诗:"中华烟遍地难寻,牡丹花开不见影,前门无货后门有,凤凰哪能飞我家"。写的就是那时候买烟难。
云南这边以前没阿诗玛,常见的是重九春城这些。省外的好烟全靠关系才买得到,有人想抽人参烟根本就买不到,这烟比中华还贵几倍。供销社柜台上永远缺货,得托人才能搞到。
现在便利店货架摆满了天价烟,包装越来越花哨。但老人们说起以前那几毛钱烟反而觉得香,说现在的烟丝掺了浆糊。我大伯抽了四十多年烟,非要存点老牌子烟盒,他说这些都是见证历史的东西。
价格表里最便宜的"大众"牌才一角,贵的也不过三块多。现在买个便宜烟都要十几块,更别说动辄过千的所谓高档烟。供销社早关了,但那些烟盒上的价格数字让人恍惚,总觉得穿越回了那个用粮票买烟的年代。
街角还剩个老烟酒店挂着"供应社"铜牌,玻璃柜里摆着些老牌子复刻烟。店主是位老头,见有人瞧就唠叨:"这烟真香的早没了,现在就图个名头"。我买了包复刻版飞马,抽起来就是普通烟味,和他话说的不一样。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黄鹤楼烟价格一包多少钱?(看了供销社里的老烟价目表)》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