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鳏在下,曰虞舜。"
——翻开《尚书·尧典》,这段记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后来成为圣王的舜,最初竟是以"鳏"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
当尧帝寻访贤人时,这位日后将继承大统的虞舜,最初被记载的身份不是王子,不是贵族,而是一个"鳏"——一个丧妻独居的普通人。
本篇笔记,就来学习这个鳏字。
读音鳏” 读作 guān(第一声,同“关”),《集韵》中对它的读音记录为“姑頑切“。
造字本义
“鳏”这个字,最早的意思是一种古代的大鱼。它的字形由“眔”和“魚”组成,“眔”表示默默流泪,“魚”表示鱼。
这个字的金文字形

就像一条被捞上岸的鱼在默默流泪。后来,篆文

把金文的上下结构改成了左右结构,字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种鱼生活在古代黄河中下游,现在已经灭绝了。它很难被钓到,一旦被捕获,就会默默流泪。古人觉得这种鱼很聪明,也很敏感,所以也叫它“鳡鱼”。
现在我们用的简体字“鳏”,是根据简化规则把“魚”简化成“鱼”。在古书里,“鳏寡孤独”常常一起说,用来形容那些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魚也。从魚眔聲。李陽冰曰:“當从
省。”古頑切〖注〗
,古文鰥。
,鰥字之譌。
“鳏”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一种古代的大鱼,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体型较大,难以捕获,被捕获后会默默流泪,因此古人认为它聪明且敏感。
这个字由“魚”(表示鱼)和“眔”(表示默默流泪)组成,读音是“guān”(古頑切)。
在古代文献中,“鰥”字常被假借为“鳏”,用来指代失去妻子的男子,象征着孤独和悲伤。这种用法可能源于“鳏鱼”被捕获后默默流泪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失去配偶后的哀伤。
含义与用法
①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如“鳏夫”:年老无妻或丧妻未再娶的男子。
古语例:“老而无妻曰鳏。”(《孟子·梁惠王下》)
②鱼名:指“鳏鱼”:一种大鱼,古人认为其性独行,故引申为孤独之意。
例:"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孔丛子》)
鳏寡孤独
鳏寡孤独读音为guān guǎ gū dú,指四种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泛指生活困苦、缺乏照顾的人:① 鳏(guān):老而无妻或丧妻未再娶的男子。② 寡(guǎ):老而无夫或丧夫未再嫁的女子。③ 孤(gū):年幼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孩子。④ 独(dú):年老无子女赡养的老人。源自儒家思想,主张社会应照顾弱势群体。
例:"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现代多用来泛指所有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如孤儿、独居老人等)。
例:"政府完善政策,保障鳏寡孤独的基本生活。"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鳏寡孤独什么意思(鳏夫的鳏怎么读鳏是什么意思鳏夫鳏鱼鳏寡孤独什么意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