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三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代词扣了8分,我当场血压飙到180。
教育部新课标刚把代词列为三年级前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可老师只发了一张A4表格,娃回家还是把my和mine混成一锅粥。
我连夜扒完2024小升初真题,发现代词占15分,一题就是1.5分,错五题直接掉档。
最阴的是“形容词性还是名词性”——选项里同时放my、mine、me,娃一眼看去全是m开头,直接抓瞎。
剑桥去年发的报告更扎心:中国娃在反身代词上集体翻车,by oneself的准确率比别人低23%。
我试了下让娃翻译“我自己完成作业”,他脱口而出“I by me finish homework”,我差点原地裂开。
第二天我冲去学校,看到隔壁班家长已经卷出新高度:手机塞给娃,打开Grammarly Kids,200道代词小游戏,通关奖励是电子恐龙。
娃边点屏幕边嘟囔“原来mine后面不能接名词”,五分钟后自己把my book和mine区分开,比我吼三天都管用。
我回家把试卷错题全部剪下来,贴成一排,让娃当法官:哪个是“形容词性小偷”,哪个是“名词性强盗”。
他判着判着突然开窍:“哦,mine后面空空的,my后面必须跟东西!
”一句话把我省下半斤护肝片。
反身代词也没放过,我把他玩具全藏进衣柜,留张纸条“Find the cars by ___”,空格里只能填himself。
娃找车找得满头大汗,嘴里重复by himself五遍,从此这个结构像钉子一样钉死。
周末模拟卷,代词部分十题全对,我默默把收藏夹里的“代词易错100例”删掉。
原来不是娃笨,是我没把规则变成游戏,把丢分点变成闯关点。
代词这块骨头,啃对了方法,三年级也能一口咬碎。
晚一步,小升初的15分就被别人家的孩子揣进兜里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反身代词是什么(英语中代词有哪些分类什么是反身代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