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历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且还有北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意思是王朝建立后,天子亲自镇守国家的重要边疆,王朝面临灭亡时,君王宁愿以身殉国也绝不向敌人投降君王死社稷指的是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君王会选择以身殉国,坚守国家的领土和尊严,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气节和担当这反映了君王对国家社稷的忠诚和责任感天子守。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是形容明朝的一句话,意思是明朝既没有汉朝和唐朝时的和亲制度,也没有北宋和南宋时向外族缴纳钱财的制度,皇帝亲自镇守国家要地指明朝天子迁都北京,镇守北方边患,君王为百姓社稷可以牺牲性命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封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意思是指王朝建立后,天子去镇守国门,王朝灭亡时,君王去殉国也绝不投降敌人“天子守国门”出自正说清朝十二帝,这句话的最早出自阎崇年2004年编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阎崇年是著名的清史专家,他在说到咸丰皇帝有多混账时,将明成祖朱棣拿来作对比,面对英法联。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什么意思》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