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跳高的赛场上运动员基本都会使用背越式跳高这项技术。而你可能想象不到在这项技术被发明出来之前运动员的跳高姿势有多抽象。为了越过这根小小的横杆,大家解锁了各种各样的姿势,但凡你能想到的姿势就一定会有一个大聪明用过。
从最开始的站立式跳高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为剪刀式跳高,在后来的跨越式和滚杆式这些技术无一例外在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就出现了瓶颈。直到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跳高项目迎来了历史的里程碑,一个大学生用大家都没见过的姿势跳过了2米24的高度,而这就是背越式跳高。
这种姿势一经使用瞬间引爆了整个跳高界,一时之间所有运动员都采用了这种技术。弧线助跑起跳后身体转至背面,让背部越过横杆并且落在海绵垫上。之后经过专家的大量物理运算得出结论:背越式跳高是最好的过杆方式,它的难度系数低于其他跳跃方式,而且跳跃得时候身体重心更贴近横杆,可以有效的利用腾空高度。
从那时候开始人类跳高的极限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一次次的被刷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背越式跳高的七大技巧(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由来 至此人类开始不断刷新极限)》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