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答案公布:
夸父逐日,言而无信,举棋不定,丢三落四。
图一:
- 解释:画面中一人面对老虎表现出惊恐之态,另一人涉水而逃,结合起来体现“谈虎色变”的含义。该成语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曾经遭受过的恐惧经历,往往会在提及相关事物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有人曾遭遇车祸,之后一提到开车就会紧张不安,这就是谈虎色变的一种体现。
- 出处:出自《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图二:
- 解释:图中一位头发稀疏、面容显老的人自称“18岁”,旁边的人十分惊讶,“老”的状态却有着“壮”(18岁的年轻态寓意)的自我认知,对应“老当益壮”。该成语指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比如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学习新技能,不断发挥自己的价值,展现出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
- 出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图三:
- 解释:画面中有一条河流将两个橘子隔开,一边甜一边酸,形象地诠释了“南橘北枳”。该成语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就像有些植物在南方生长得枝繁叶茂,移植到北方后却生长不良,这就是环境对生物影响的体现,也如同南橘北枳所表达的道理。
- 出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图四:
- 解释:图中是一面旗帜(“旗”与“词”谐音),只有一面,由此引申出“一面之词”。该成语指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说法,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在处理纠纷或判断事情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而要多方了解情况,才能做出公正的判断,比如邻里之间产生矛盾,不能只听其中一方的陈述就下定论。
- 出处: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答案在下期文章编头公布,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我们下期再见。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谈虎色变是什么意思(趣味益智看图猜成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