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母亲的举动显得尤为珍贵。她的支持,不仅仅是对书籍的支持,更是对儿子未来梦想的支持。这种无私的爱,让儿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每当儿子翻阅着那本《青年近卫军》时,都会想起母亲的面容,感受到那份无私的母爱。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本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教学中,要及时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抓住文中母亲神态和语言的细节,引导学生体会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的主要内容如下:渴望书籍:课文首先描述了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对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的极度渴望,这种渴望让他整天失魂落魄。
《慈母情深》梗概作文
1、《慈母情深》这篇故事中,母亲在困难的生活条件下,每天辛苦工作,只赚得27元,还要养活两个孩子,解决他们的吃饭、穿衣、读书等问题,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掏出钱给儿子买书。当“我”用这些钱给母亲买了一罐水果罐头时,母亲虽然数落了“我”,但还是凑足了钱给“我”买书。这一日常小事中,展现出了深沉而伟大的母爱。
2、主要内容: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给钱让“我”买书。作者深感不安,他用这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回来了一瓶水果罐头,结果遭到一顿数落。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 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每当吟唱这首诗时,我都会情不自 禁地想起那个不算美丽但是很善良的女人 ,她就是我妈妈。 还记得是四岁那年吧,那个风雨交加 的夜晚,爸爸很晚才回来。在这之前,我 正在乐呵呵地跟妈妈玩着飞行棋。
4、慈母情深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蓝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大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哦,我亲爱的母亲,我的欢乐刻在您的copy皱纹中,我的烦恼藏在您的白发里……一个下午,寒风凛冽,呵气成霜。我举着雨伞,独自站在公交站台上等车,嘈杂的声音和寒冷的天气使我焦躁不安。
5、故事梗概:《慈母情深》讲述了孩子极度渴望得到《青年近卫军》这本小说,尽管家庭贫困,但母亲毫不犹豫地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孩子因感动而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却被母亲责备,最终孩子还是凑钱买了书。感人语句分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18慈母情深的课文主要内容
1、《慈母情深》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梁晓声在年少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为了买一本长篇小说,向母亲要钱。但是,母亲每天辛辛苦苦地赚钱养家糊口,却毫不犹豫地给了他钱。作者用这笔钱买到了人生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并从中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2、主要内容: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给钱让“我”买书。
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的主要内容如下:故事背景:课文讲述了“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的长篇小说,但手头没有足够的钱。主要事件:“我”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母亲虽然工作辛劳,生活环境艰苦,但仍然慷慨地给了“我”一元五角钱。
《慈母情深》的历史背景(梁晓声创作的急需)
《慈母情深》描绘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社会的场景。那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非常拮据。在这个背景下,花费一元五角购买书籍成为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课文选用:该篇文章被纳入国家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
《慈母情深》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经历了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的连续冲击,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异常困难,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紧张,购买力低下。
写作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但是穷而不苦,一元五角买本书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慈母情深讲述了什么内容》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