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这五个字,今年在朋友圈刷屏的频率比往年都高。
可偏偏有人刚把三方协议递出去,HR就追在后面问:能不能提前来实习?
差距在哪儿?
名单其实早就公开了——十个专业,就业率清一色90%以上,最高冲到98%。
先说最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工程,98.2%。
听起来像科幻,可现实是,楼下快递站的自动分拣车、工厂里24小时不眨眼的机械臂,全在抢人。
自动驾驶公司开出应届生40万年薪,附带一句“只要你能让小车不撞墙”。
这行卷归卷,但岗位是真缺人,缺口大到连“AI伦理师”这种听着像哲学系的职位都上了招聘网站。
数据科学排第二,97.6%。
别被“大数据”三个字吓到,其实就是帮老板从报表里挖出“为什么奶茶销量周三暴跌”。
银行用它抓洗钱,医院用它排班,连楼下烧烤店都在学用户画像。
技术门槛没想象中高,会Python、懂点统计学,就能在简历上写“曾优化某系统效率30%”,面试直接加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老牌常青树,97%。
但注意,现在企业不爱招“只会写代码”的。
云原生、区块链、网络安全,哪个热门就往简历里塞关键词。
去年某安全公司招应届生,条件写着“能熬夜、能扛锅”,结果收到两千份简历——一半人连防火墙日志都没看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96.8%,听着像要去戈壁滩修光伏板,其实实验室里更缺人。
固态电池、绿氢制备,导师接的项目动辄千万经费,研究生还没毕业就被宁德时代预定。
隔壁寝室的哥们,研二去比亚迪实习,三个月把电池循环寿命提了5%,回来直接签了30万总包。
软件工程、微电子、护理、电气自动化……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条产业链在嗷嗷待哺。
最意外的是护理学,96%就业率,老龄化社会的刚需。
北京某高端养老院招“智慧护理师”,要求“会扎针、会修路由器”,月薪开到1.5万,包吃住。00后小姑娘去了三个月,现在每天推着智能药车巡房,顺便给奶奶们拍短视频。
物联网和机械设计制造,听起来传统,实则“老树开新花”。
前者在智能家居里卷传感器,后者给新能源汽车造“骨骼”。
某车企校招现场,机械硕士展示用数字孪生技术把生产线故障率降到0.1%,HR当场拍板:签字费再加三万。
选专业到底看什么?
别盯着“热门”两个字。
隔壁学机械的师兄,毕业去了无人机公司,天天在戈壁滩测试飞行稳定性,晒得跟碳一样,但一年出差补贴就十万。
学AI的学姐,嫌大厂卷,转身去农业科技公司教番茄“说话”,现在大棚里挂着她的照片——“圣女果产量提升40%项目负责人”。
说到底,技术会变,需求会变,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永远缺。
与其纠结哪个专业更“稳”,不如想想:四年里,能不能把一个技能磨到别人抢不到?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排名(就业率高的10个专业大揭秘选对方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