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茄子杆都黄了、蔫了,不少人看着这样的景象,第一步就是把它们全拔掉。可有些人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留下那截老根,让它过冬。到了来年春天,这些老根能先别人一步长茄子,这就是差别。
茄子怕冷这一点没错,但怕冷的是上面的枝叶。根埋在土里,耐得住寒,如果能盖一层厚料保温,多数地方不成问题。等气温回升,老根就能直接冒嫩芽,比重新栽的苗省掉生根的过程,时间完全占上风。
温度降到十度以下的时候,地上的茎叶会自动干枯,这时候养分已经送到根部储藏起来。这个阶段只要动一动剪刀,把上面的枯枝剪短,就可以开始盖材料防冻。
动手的时间不能乱选。太早会耽误光照养根,太晚会让根先受冻坏。最合适的时间是当地第一次下霜前的一两周。把茎剪到离地大约二十厘米,留一截方便记位置,不要碰到根部。
盖的材料可以是稻草、玉米杆,也有人用腐熟粪肥和椰糠。厚度保持五到八厘米足够了,不要压得太死,要能透气。盖完还要在一边挖浅沟,这样冬天雨雪多时水能排走,不会让根泡烂。
等到春天回暖,气温稳定在十五度之上,可以扒开盖料,让新芽露出来。刚开始见光时,肥料要薄一些,用淡有机肥最好。这样老根的芽长得快,一般提前二十到三十天就能开花,比新栽的苗快得多。
春天的温差大,倒春寒很常见。一旦预报有降温,要立刻给新芽再盖上布或者薄膜,避免被冻伤。一旦被冻,整棵植株的长势就会落后,提前优势就没了。
老根的优势不止在于时间。因为根系粗壮深入,吸水和吸肥的能力比新苗更强,抗病抗虫的能力也高。长得旺,病害自然少。很多农户的经验是,这样的植株能比新苗多收两成到三成。
对于种植面积大的人来说,这种方法还能省下起苗、育苗、移植这些工序。自己留在地里的老根,春天一暖就能直接用,减少人工和成本。省下的钱和工时,都是实实在在的。
有人担心,留根会不会让病虫害过冬。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换地和土壤消毒解决,不要在同一块地连续多年让同一种作物留根。这样风险自然降低。
有些地方冬天温度会降到零下十五度左右,这样的环境需要多一层保护。可以盖厚一些,或者搭建一个小棚,把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根部不会被冻死。
留根过冬并不是百分之百成功。十棵茄子通常有七八棵能在春天发芽。有几棵不长新芽属于正常情况,即便这样,成活比例仍然高于重新育苗。
等到隔壁的地还在种苗的时候,你的茄子已经在吐花。到五月份,第一批茄子就能摘下。这样的时间差,就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差,也决定了哪家的茄子能先卖出去。
这种做法不需要额外花很多钱,身边有的材料就能完成准备。动手的时候把步骤按顺序做,根部安安全全地熬过一个冬天,来年就能换来一个早收成。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长茄子的制作方法(茄子别急着拔老农教我留根过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