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桂姿 2025-09-17 理财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什么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此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已亥杂诗5翻译及原文如下:原文:《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仿佛人就在天涯一般。树枝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诗句意思是: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诗句表达了: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出处】《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这夕阳西下、日暮摇坠的时候,(辞官)离别京都的愁绪就像好汉烟波一样起伏无涯,马鞭指处,即将东行的方向,就是离京都越来越远的天涯海角,(以后将要隐居飘泊江湖,或许如落花一般不再回来了,教人断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李煜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描绘了类似的愁绪。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的愁苦自比,可见其忧愁之深。为了增强离愁的表达,诗人特意将离京时间选在傍晚时分,与马致远散曲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晚景相呼应,通过比喻和衬托,将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的忧愁浩荡,随着太阳西斜。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是在遥远的天边。落下的花瓣并非没有情感,化作春日的泥土,它们更好地滋养着花朵。

己亥杂诗其五主旨是什么?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人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在1839年农历己亥年创作,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后又北取眷属,在往返途中,通过此诗回忆见闻、往事,抒发情感。诗中既有感时忧国的力作,又表现了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全诗如下: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意解析 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诗人以“浩荡”形容离愁,表现出其离别京都时的愁绪之深广,如同浩渺无边的水波。

这首诗是写诗人离京的感受。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

1、己亥杂诗其五 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

2、《己亥杂诗·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离京时的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全诗充满了献身精神和生命价值观。主要内容: 离愁别绪: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等意象,描绘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他离开北京,感觉如同身处天涯一般,表达了对京城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3、《己亥杂诗》全诗是: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意思是从故人的心上经过,只留下了一道痕迹,最终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重峦叠嶂,往事如烟。两个异地的人在大雪飘飘日子里的互相思念着,雪落到了两人头上,也算是一起白头到老了。

4、《己亥杂诗·其五》写作背景:道光十九年(1839),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

5、《己亥杂诗·其五》全文及译文 全文: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荡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是人在天涯一般遥远。

己亥杂诗其五表达了什么情感

《己亥杂诗其五》描绘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以“浩荡离愁”表达诗人的忧愁,而“吟鞭东指”则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远赴天涯。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离别京城的情景,还表现出他内心的豪放与洒脱。

其次,尽管诗人已经辞官,但他仍然决心为国效力。诗中展示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的坚强性格,以及始终都要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诗人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正能量。总的来说,《己亥杂诗·其五》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展示了他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

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最后一份力量。这两句诗不仅寓意深刻,而且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综上所述,《己亥杂诗·其五》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其不畏艰难、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七言绝句。《己亥杂诗其五》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体裁为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离京南返时的愁绪,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后两句以落红自喻,展现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此诗抒发了诗人离京时的愁绪,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坚强的性格和献身精神。离愁虽重,但诗人的心系家国,誓要尽最后一份力。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开篇便以“浩荡离愁白日斜”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忧愁。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1、《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2、己亥杂诗的其五的赏析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3、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己亥杂诗·其五》;【作者】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兼之龚自珍当时与妓女灵箫关系十分密切,《己亥杂诗》十分之一的主题都与灵箫有关,其中一首说自己正堕入“红似相思绿似愁”的情场里,虽说灵箫并不在京师,但在这种情况下,与过去的生活告别,缠绵悱恻、依依不舍的“离愁”也就难排难遣。可见,龚自珍的“离愁”内涵是丰富、复杂和多方面的。

5、《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如下:抒情叙事,气概豪放:诗的前两句在无限感慨中,将离别的愁绪与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因为诗人在京城寓居多年,故友众多,离别之际自然心生不舍;另一方面,离别又是轻松愉快的,因为诗人得以逃离令人束缚的官场,回归外面的世界,寻求新的作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