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诵读:康爸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远渡到荆门山以外,去楚地漫游。山随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奔入辽远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形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喜欢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赏析: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体裁规整,格律严谨。其主题多元,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贯穿始终。诗人在青年出蜀的漫游路上,描绘山水景致时尽显独特视角,一路的山川地貌变化尽在笔下,借壮阔山水展现出宏大的视野与蓬勃朝气。在对山水的刻画中,思乡之情也悄然渗透。虽未直接提及故乡的点滴,却在对旅程的描述里,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将行旅经历与山水风光、思乡情绪紧密融合,以诗的形式生动展现出远游途中复杂而细腻的情感,让这首诗在描绘自然与抒发情感上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 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初中必背文言文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译文赏析 主持人康爸朗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