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请人吃饭,最怕菜上了桌,大家筷子先拍照,再互看一眼,然后集体沉默。
”
别笑,真事。
上周隔壁小姐姐端出一盘黑得发亮的板栗焖鸭,全场只有她男朋友夹第二块,还是出于求生欲。
想把场子救回来,其实就三招:鸭肉别直接焯水,先干锅煸到微焦,倒半罐啤酒,40分钟以后板栗比鸭还香;别心疼那点子酒精,早挥发了,剩的是麦香,能把鸭腥压得死死的。
鲈鱼也一样,光放大葱早过时了。
现在抖音上火的“双葱”版,绿葱铺底,红葱头切丁热油里“呲啦”一声,葱油瞬间变红,浇在鱼身上,颜色像给鱼开了美颜滤镜,味道直接翻一倍。
花甲更离谱,有人还在盐水里泡半天,沙子照样咯牙。
实测50℃温水泡10分钟,花甲以为春天来了,疯狂吐沙,炒的时候火开到最大,3分钟壳全开,晚一秒都老。
蒜薹炒肉别犯懒,肉先冻半小时再切,薄得能透光,下锅10秒就变色,蒜薹斜刀切段,火蹭一下,锅气上来,油星子蹦到手背那一下,才叫有锅气。
粉丝提前10分钟温水泡,泡到指甲能掐断就行,包菜手撕最带感,把锅烧得冒烟再倒油,粉丝下去先别动,等它底部脆了再翻,焦香混着清甜,比肉先光盘。
凉拌莲藕偷偷告诉你:焯完水直接扔冰水里,温度骤冷,藕孔里全吸满汤汁,咬“咔嚓”一声,客人以为你偷偷加了脆骨。
凉菜能提前做,红绿黄先摆一排,拍照占C位;热菜等客到了再炒,顺序别乱,先鱼后肉再青菜,锅不洗连着炒,味道有传承,洗碗还省水。
酒别上白的,一喝就吵。
起泡酒最保险,气泡把辣味顶上天,连不能喝的都能抿两口,气氛先微醺,菜才好发挥。
最后一句大实话:菜再好,也别超过六个,留点肚子给客人吹牛,不然他们只记得撑得慌,不记得你有多热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请朋友来家吃饭做什么菜好呢(马上周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