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骂内卷,可卷到古代早就被骂穿了。
”
唐大历五年,成都,花敬定大摆天子仪仗听《霓裳》,杜甫当场写《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一句话把僭越钉上耻辱柱。
藩镇割据的烂摊子,被老杜一句黑话拆穿。
晚唐杜牧夜泊秦淮,灯火里商女唱《后庭花》,他想起陈后主亡国旧事,提笔就是“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哪是听歌,是听丧钟。
罗隐更惨,十考进士十落榜,憋出一肚子火。
《蜂》写“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直接把打工人的千年委屈喊破。
白居易在长安南门外亲见宦官用半匹红绡强换一车炭,回家写《卖炭翁》,顺手把“宫市”这盘剥制度写进教科书。
南宋临安,林升在旅店墙上留诗“山外青山楼外楼”,骂的是西湖暖风熏醉的朝廷。
靖康耻才过几年,他们又把杭州当汴州。
北宋张俞路过蚕妇,听她一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回家写《蚕妇》。
宋朝GDP世界第一,底层手工业者却买不起自己织的绸。
陆游在四川前线写《关山月》,一句“朱门沉沉按歌舞”把后方权贵的醉生梦死拍成特写。
老陆活了85岁,骂了60年金人。
元朝张可久写小令《醉太平》,“夺泥燕口,削铁针头”,贪官刮地皮刮到鸟嘴里,元曲的嘴比刀还毒。
明朝钱福《明日歌》刷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专治拖延症,至今还是爸妈朋友圈镇圈之宝。
清代郑板桥画竹题诗“千磨万击还坚劲”,表面咏竹,实则骂官场八面风。
他当县令时,开仓赈灾得罪上司,被炒鱿鱼,竹子成了他的辞职信。
千年过去,这些诗还在热搜上蹦跶。
网友路过:
“杜甫嘴是真毒,一句天上人间,花敬定社死。
”
“杜牧听完KTV版《后庭花》直接emo。
”
“罗隐就是古代打工人嘴替。
”
“白居易写的不是卖炭翁,是我爸在工地。
”
“林升那首诗,建议贴在西湖景区入口。
”
“陆游骂了一辈子,死后还在语文书继续骂。
”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高级讽刺人虚伪的话(十首讽刺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