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小名、别名、绰号、乳名等。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与之对应的,《中国姓氏大辞典》一共收录了23813个姓氏,其中比较常见的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这么多人取名只能在如此小的范围内挑选,直接导致中国人姓名重复率特别高。
新华网早前就列出了中国重名率最多的姓名,其中“张伟”以近30万的票数夺得第一名。
从榜单来看,“伟”、“芳”、“丽”、“敏”等名字重复率也比较高。相较于三字名、四字名,双子名更容易和他人“撞名”。(来自网络)
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人的第一名片。名字的好与坏,影响着一个人给其他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
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
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现在的人,大多数都有“名”,而无“字”,所以当我们谈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他们的名。
古人取名,是非常考究的,除了有名、字之外还有“号”,念起来朗朗上口,寓意也深远,内涵丰富,或大气、或唯美、或雅致......
总之,除了好听,还有内涵。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雅致大气的名字,渐渐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普通,甚至难听的名字。
据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给孩子起“贱名”的风俗,这是源于当时的人们认为起这些难听的名字可以避免“鬼怪”之类的纠缠,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贱名好养活”。
于是,很多农村的地方都流行贱名好养活、贱名长命的说法,这种落后的、不科学的意识致使许多初生婴儿被冠以"贬义"名。
狗剩、狗蛋、铁蛋、狗娃、狗子、牛蛋、傻妞、大头、赖货......
一系列奇奇怪怪的名字,听起来让人啼笑皆非。
但说起来,我只在新闻上看到过,还从来没有真正见到有人取这样的名字,直到我结了婚。
从前我们村子里的人,名字虽然说不上有多好听,但绝对没有这种带有贬义的所谓“贱名”出现,也就是普普通通的程度。
直到结婚后第一年在老公老家过年,白天走完亲戚后无事可做,就在附近的地里转悠,听老公和婆婆说,这是谁谁谁家的地,每个季节都分别种的是什么农作物之类的家常话。
突然间,老公问了一句:“这是谁家的地?”
婆婆:“这是狗剩他们家的。”
我瞬间瞪大了眼睛,回头看他们:“谁?狗剩?这是名字吗?”
婆婆和老公都忍不住笑了,显然也觉得这样的名字,在大家看来还是很异常的。
婆婆和我解释,这是庄里一户人家孩子的小名。
尽管知道有些地方会取这样的名字,但这还是第一次实打实的接触到,亲耳听到这里有个人是这样的名字,总是忍不住想笑。
没有恶意,就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又有点逗乐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这些“贱名”的小娃娃逐渐长大成人,曾经的小名也不愿意被人再提到。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贱名好养”也逐渐变成了“好名好养”,诸位家长为孩子的名字问题,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甚至衍生了专门给人取名字的机构。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名字是多么的重要。
因为对名字的重视,以及不想孩子的名字出现重名的情况,也导致了名字往往越来越生僻,许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取一个好的寓意的名字,可谓是煞费苦心,许多都取了一些特别生僻的字。
曾经在新闻上看到,开学之后老师们拿到学生名单似乎有些尴尬,可能十个名字里面有七个名字不认识,因为生僻字。
还有一些家长取名字,完全体现了自己的个人爱好,比如王者荣耀、陆焰之瞳、黄埔军校等。
总之,就是一言难尽。
身为一个准妈妈的我,也为孩子的名字操碎了心,不知道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比较好。
既要念起来朗朗上口,又要有好的寓意,最好还是不要有重名的情况,说起来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回想我们读书的那段时光,似乎大家的名字都很普通,偶有一两个同学的名字不怪异的同时还很特别,特别的直接效果就是,哪怕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中间从未联系,但他们的名字却一直记得。
如今,人口众多,生活和工作压力都越来越大,一个好的名字也是一张名片,大家都想要一个好的名字,但取名字是一个技术活,千万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取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
最后,都说高手在民间,想请大家集思广益,给出自己的意见,为我的小宝宝取名给个参考,谢谢。
我想说小名叫小鱼儿,他非要叫晓晓(老公姓刘,小宝宝预计明年三月底四月初左右出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贱名好养活的名字有哪些(贱名好养好名好养名字到底该怎么取)》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