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哪里多哪里的恶鬼多(民间故事饿鬼)

饿鬼哪里多哪里的恶鬼多(民间故事饿鬼)

运怀莲 2025-10-04 教程 6 次浏览 0个评论

饿鬼

清光绪年间,豫东平原上有个叫柳家庄的村子,村西头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下,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户主李老实是个本分的佃农,妻子早逝,只留下一个独子叫狗剩。这年冬天格外冷,北风卷着雪沫子打在窗棂上,像鬼哭似的呜呜作响。

狗剩那年刚满十二,面黄肌瘦的身子裹在打满补丁的旧棉袄里,正蹲在灶台前添柴。锅里咕嘟咕嘟煮着的,是掺了多半野菜的稀粥,香气飘进里屋,李老实躺在床上咳嗽着,艰难地撑起身子:“狗剩,粥好了没?爹饿……”

“快了爹,再等会儿就稠了。”狗剩往灶膛里塞了把干柴,火光映着他蜡黄的小脸。今年收成不好,地主又加了租子,家里的存粮早就见了底,这锅稀粥还是邻居王大婶接济的粗粮做的。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咯吱咯吱”的踩雪声,紧接着是虚弱的敲门声:“有人吗?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狗剩跑到门口,扒着门缝往外看,只见雪地里站着个瘦高的汉子,穿着破烂的单衣,冻得嘴唇发紫,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得像两个黑洞,直勾勾地盯着院门,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爹,有个讨饭的。”狗剩回头喊了一声。

李老实挣扎着下床,扶着墙走到门口,见那汉子冻得浑身发抖,心一软就拉开了门闩:“进来吧,外面天寒地冻的。”

汉子踉跄着进了屋,一股寒气裹着说不清的怪味涌了进来,像是腐烂的菜叶混着泥土的腥气。他一进屋就直勾勾地盯着灶台,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眼睛在昏暗中闪着异样的光。

“家里就剩这点稀粥了,不嫌弃就趁热喝吧。”李老实把刚盛好的一碗粥递过去。

那汉子一把抢过碗,根本不用筷子,直接捧着碗往嘴里倒,稀粥烫得冒泡,他却像没感觉似的,三两口就喝了个精光,连碗边都舔得干干净净。喝完还不够,又直勾勾地盯着锅里剩下的粥,喉咙里的咕噜声更大了。

狗剩吓得往李老实身后躲,这汉子吃东西的样子太吓人了,不像饿极了的人,倒像……像几辈子没吃过东西似的。

李老实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但看他实在可怜,还是让狗剩把锅里剩下的粥都盛给了他。汉子风卷残云般喝完,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李老实磕了个响头:“多谢恩人!我张老三没啥报答的,这半块玉佩您收下,将来或许能帮上忙。”他从怀里掏出个油乎乎的玉佩,塞到李老实手里,不等李老实推辞,就转身冲进了风雪里,眨眼间就消失在白茫茫的夜色中,连脚印都没留下几个。

李老实握着温热的玉佩,心里犯嘀咕:这人跑得也太快了。玉佩是块普通的青玉,上面刻着个模糊的“食”字,看着不值什么钱,他随手就揣进了怀里,没当回事。

当天夜里,狗剩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他揉着眼睛坐起来,听见灶房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人在翻东西。难道是进了贼?他悄悄推开门,借着月光往灶房看,这一看吓得他魂飞魄散——灶台边站着个黑影,正蹲在地上啃着什么,仔细一看,竟是白天那个讨饭的张老三!

更吓人的是,张老三手里拿着的,是家里剩下的半块冻硬的窝头,可他根本没在吃窝头,而是在啃……啃灶台边的土!他一边啃,一边发出满足的呼噜声,嘴角还沾着泥土,眼睛在黑暗中亮得吓人。

狗剩吓得捂住嘴不敢出声,连滚带爬地跑回里屋,推醒李老实:“爹!爹!那个讨饭的又回来了!他在啃土!”

李老实披衣下床,抄起门后的扁担,壮着胆子往灶房走。推开门一看,灶房里空空荡荡的,哪有什么人影?灶台边干干净净的,连半点土都没少,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你是不是做梦了?”李老实疑惑地问。

狗剩使劲摇头:“不是梦!我看得真真的!他就蹲在那儿啃土!”

李老实皱着眉查看了半天,确实没发现异常,只好安慰儿子:“许是你饿糊涂了,快睡吧,明天还要去挖野菜呢。”

可从那天起,怪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家里的存粮莫名其妙地变少,明明锁在柜子里的粗粮,第二天打开就少了一半;接着是夜里总能听见院子里有响动,像是有人在翻找东西,出去看又什么都没有;最吓人的是,王大婶家晒在院子里的红薯干,一夜之间全没了,地上只留下几串奇怪的脚印,像是光着脚踩出来的,却比正常人的脚印大了一圈,每个脚印中央都有个小小的窟窿。

村里开始人心惶惶,有人说柳家庄招了贼,也有人说……是招了不干净的东西。王大婶的男人王大胆是个猎户,胆子大,他说要夜里守着,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作祟。

当天夜里,王大胆带着猎枪蹲在院子里,到了后半夜,果然听见院墙外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接着一个黑影翻墙而入,直勾勾地走向晒红薯干的竹匾。月光下,那黑影的脸看得清清楚楚——正是那个讨饭的张老三!可他的样子比上次更吓人了,眼窝深陷得几乎看不见眼珠,脸颊干瘪得贴在骨头上,嘴巴一张一合,露出黑黄的牙齿。

王大胆举枪大喝一声:“哪来的毛贼!”

张老三被吓了一跳,猛地转头看过来,眼睛在黑暗中闪着绿光,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嘶吼,竟直勾勾地朝王大胆扑了过来!王大胆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霰弹打在张老三身上,却像打在棉花上似的,他连躲都没躲,依旧往前扑。

王大胆吓得魂飞魄散,这哪是人啊!他转身就跑,张老三在后面紧追不舍,嘴里还发出“饿……饿……”的嘶吼。村里人被枪声惊醒,举着灯笼火把出来,张老三见人多,“嗖”地一下蹿上墙头,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夜色里,动作快得不像常人。

“是饿鬼!是饿鬼啊!”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炸开了锅。老人们说,这是饿死的人怨气不散,化成了饿鬼,专门夜里出来找东西吃,什么都能下肚,饿极了连土都啃,要是被它缠上,家里的东西会被吃光,最后连人都……

这话一出,村里更慌了。有人说要请道士来驱鬼,可附近的道士都不愿意来,说这饿鬼怨气太重,不好对付。就在这时,李老实想起了张老三给的那块玉佩,赶紧取出来给村里的老人看。

老人捧着玉佩仔细一看,脸色大变:“这哪是什么玉佩,这是‘食魂玉’啊!是饿死鬼用来勾人精气的东西!你收了他的玉,他就认定你家了,会一直缠着你,直到把你家吃空为止!”

李老实吓得腿都软了,这才明白自己好心办了坏事,竟引鬼上门了。他“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大爷,您救救我们父子俩吧!我儿子还小啊!”

老人叹了口气:“饿鬼是饿极了才化成的,怨气重,除非……除非能让他吃饱,消解怨气,或许能让他超生。”

“怎么才能让他吃饱?”李老实急忙问。

“得用‘百家饭’,”老人说,“挨家挨户讨一碗米,凑成一锅饭,半夜子时在老槐树下祭拜,把饭给饿鬼吃,再烧些纸钱,求他放过你们。记住,祭拜的时候一定要心诚,不能有半点不敬,不然会被饿鬼缠得更紧。”

李老实赶紧挨家挨户去求米,村里人虽然害怕,但看他可怜,都或多或少给了些。凑够了百家饭,李老实又买了些纸钱香烛,准备半夜去老槐树下祭拜。

到了子时,月黑风高,李老实带着狗剩,提着装满米饭的篮子来到老槐树下。老槐树在夜里像个张牙舞爪的鬼怪,树枝被风吹得“呜呜”作响,像是在哭。李老实点燃香烛,把米饭倒在地上,又烧起纸钱,嘴里不停念叨:“张老三,我知道你饿,这些饭你吃吧,吃完就走吧,别再缠着我们了……”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刮过,吹得烛火剧烈摇晃,纸钱灰打着旋儿飞上天。黑暗中,一个瘦高的黑影慢慢显现出来,正是张老三!他比之前更憔悴了,浑身皮包骨头,眼睛里的绿光却更亮了,直勾勾地盯着地上的米饭,喉咙里发出“咕噜”声。

他猛地扑到米饭前,双手并用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米粒撒得满脸都是。李老实和狗剩吓得大气不敢出,紧紧攥着对方的手。张老三很快就把地上的米饭吃了个精光,他抬起头,嘴角还沾着米粒,直勾勾地看着李老实,突然开口说话了,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不够……还饿……”

李老实吓得魂飞魄散,拉着狗剩就想跑,可脚像被钉在地上似的动弹不得。张老三一步步逼近,张开嘴,露出黑黄的牙齿,一股腥臭味扑面而来:“你收了我的玉……就得……给我吃的……”

“爹!”狗剩吓得大哭起来,躲在李老实身后瑟瑟发抖。

李老实把儿子护在身后,鼓起勇气说:“我已经给你准备了百家饭,你怎么还不够?你到底想怎么样!”

张老三的眼睛突然流出黑色的泪水,喉咙里发出呜咽的声音:“我饿……我好饿啊……那年大旱,颗粒无收,我爹娘弟弟都饿死了,我一路讨饭,最后也饿死在这棵树下……我只是想吃饱……哪怕一次……”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和痛苦,听得李老实心里发酸。原来这饿鬼也有可怜的身世,他也是被饥荒逼死的苦命人啊!李老实想起自己和儿子的处境,要是今年收成再不好,说不定自己也会……他心里的恐惧渐渐变成了同情。

“张老三,我知道你苦,”李老实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那块食魂玉,“这玉还给你,我知道你不是故意害我们的,你只是太饿了。可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别人啊。”

张老三看着那块玉佩,突然愣住了,眼睛里的绿光渐渐褪去,露出一丝迷茫。李老实继续说:“明天我就去给你立个牌位,每年清明都给你烧些纸钱,让你在那边能吃饱穿暖,你就安心去吧,别再留恋人间了。”

张老三呆呆地站了半天,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李老实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带着哭腔:“多谢恩人……多谢恩人……”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渐渐变得透明,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夜风中,只留下地上那堆没烧完的纸钱。

第二天,李老实果然找了块木板,给张老三立了个牌位,供奉在老槐树下。说也奇怪,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丢过东西,夜里也听不到奇怪的响动了。

开春后,柳家庄下了几场好雨,地里的庄稼长得格外旺盛。秋收的时候,李老实家的收成比往年翻了一倍,地主来收租时,看着金灿灿的粮食,竟破天荒地少收了两成租子。

村里人都说,是李老实的善心感动了饿鬼,也感动了老天爷。狗剩也长壮实了,不再是那个面黄肌瘦的孩子。他经常跟着李老实去老槐树下给张老三的牌位上香,李老实总是摸着他的头说:“做人啊,要存善心,哪怕对陌生人,对……那些可怜的魂灵,也该多份体谅。谁都有难处的时候,帮人一把,也是在帮自己。”

老槐树枝繁叶茂,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点头。树下的牌位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香炉里的香还在袅袅地冒着烟,飘向远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饥饿与善良的故事。而那个关于饿鬼的传说,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提醒着柳家庄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饥饿的滋味,更不要丢掉善良的本心。

民间故事:饿鬼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饿鬼哪里多哪里的恶鬼多(民间故事饿鬼)》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