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青什么古什么(汉语成语119红男绿女详解)

成语青什么古什么(汉语成语119红男绿女详解)

堵灵寒 2025-10-01 教程 5 次浏览 0个评论

一、释义

1. 拼音

hóng nán lǜ nǚ(“绿”读lǜ,不可误读为lù;“女”不可误写作“汝”)

2. 结构

联合式成语:“红男”与“绿女”并列构成。

3. 原义

古代本义:唐代婚服制式中,新郎穿绯红色礼服,新娘着青绿色嫁衣,从而形成“红男绿女”的典型搭配。

4. 引申义

形容服饰艳丽的青年男女(清代起广泛使用);现代多指光鲜时尚的都市人群,含中性或褒义色彩。

5. 感情色彩

中性偏褒,具体取决于语境(如老舍《四世同堂》中略带讽刺)。

汉语成语(1-1-9)《红男绿女》详解

二、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

1. 唐代婚服制度

男子婚服为绛红色(象征官位与喜庆),女子婚服为青绿色(体现“德贵专一”的礼制),形成“红绿配”传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以“绿”形容女子头发,佐证绿色与女性的关联。

2. 科举与官服文化

红色官服(如唐代四品着深绯)象征男性社会地位,“红男”隐含对功名的追求。

3. 文学定型:

清代舒位《修箫谱传奇》首次以成语形式出现:“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老舍《四世同堂》将其用于市井描写,推动现代语义普及。

汉语成语(1-1-9)《红男绿女》详解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系统

1. 近义词

绿女红男:词序倒置,语义完全相同(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用例);

才子佳人:侧重才华与美貌,但无服饰特征;

衣香鬓影:强调优雅气质,多用于上流社会。

2. 反义词

衣衫褴褛:形容衣着破旧的穷人;

布衣荆钗:指朴素无华的平民女子;

灰头土脸:侧重外貌邋遢,与光鲜形成对比。

四、语法功能与用法解析

1. 语法角色

主语:“红男绿女们在商场中穿梭”;

宾语:“街头涌现大量红男绿女”;

定语(需加“的”):“红男绿女的时尚风潮”。

2. 典型搭配

动词+:点缀/吸引/目睹红男绿女;

场景词:庙会/商圈/节日中的红男绿女。

3. 使用禁忌

特指青年群体,避免形容儿童或老年人;

不可拆分使用,如单独用“红男”,则指古代官员,现已过时。

五、现代应用与社会意涵

1. 都市文化符号

用于描写商业区、旅游景点等地的繁华景象,如:“上海外滩的红男绿女”。

2. 汉服复兴运动

成为传统服饰推广的标签(洛阳汉服婚礼报道用例)。

3. 性别观念反思

部分学者批判其隐含的“男尊女卑”色彩:红色象征权力,绿色象征依附。

4. 角色反转

当代影视剧通过“绿男红女”角色反转,解构传统性别符号。

5. 例句精选

“中秋夜的古城,红男绿女提灯游街,重现盛唐风韵”;

“社交媒体上的红男绿女,展示着消费时代的视觉狂欢”。

六、跨文化对照

1. 英语翻译

直译:“gaily dressed young men and women”。

时尚达人:“fashionistas”。

2. 日语对应

“紅男緑女”(同形异义,需注解文化背景)。

总结

“红男绿女”从唐代婚服制度演变为现代时尚符号,既承载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也折射社会价值观变迁。其用法需注意历史语境与现代语义的差异,避免文化误读。在当代,它既是服饰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观察社会审美变迁的窗口。

汉语成语(1-1-9)《红男绿女》详解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成语青什么古什么(汉语成语119红男绿女详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