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拨拉我的手机,忽然间问我一个问题:“爸爸,我发现一个规律,你回复别人的评论时,经常用一个词‘兄台’,这是什么意思?”
我灵光乍现,觉得这是个好问题,于是就写下了这个豆腐块儿。
兄台兄台,关键在台!
台,星宿的名称,即三台星。《晋书•天文志上》:“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所以,台鼎、台斗、台辅、台翰等词汇均指三公。
台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如台驾(敬辞,旧时称呼对方,如敬候台驾光临)、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兄台就是对同辈中年长于己的人的敬称,一般用于书面语。
不过,兄台这个称谓,悄然间也发生了一点变化。现实生活中,我用这个词称呼过别人,别人也用此称呼过我,但似乎都有点朋友间戏谑的味道。当然,这种戏谑,绝对没有一点恶意,反而是表示朋友间关系亲密的一种称呼。
这也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古汉语从起源到现在,很多词汇的含义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
如爪( zhǎo)牙,在古汉语里,这是绝对的好词儿,指勇武之士,后发展为得力的助手,又演变为亲信、党羽,最后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指坏人的帮凶。
又比如锻炼,古汉语里是贬义词,指罗织罪名陷害他人,现在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变成了褒义词。
我们最熟悉的小姐一词,被彻底毁了,你敢在大街上称呼陌生的女性为小姐吗?
敢不敢称呼,不在于你的胆量大小,而取决于你的小身板儿是否抗揍!
扯得有点远了,掉头!
还有一个和台有关的古汉语词汇——台甫,需要特别注意。
台甫和上文表示三公的台辅是一回事吗?
这首先要搞清楚甫的含义。
甫是古代在男子的字下加的美称,也写作“父( fǔ)”。
古代男子的字很有意思,往往在字前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在字后加甫或父表示性别。如:伯禽父、仲尼父。
有时省掉父,变成伯禽、仲尼。
有时又省掉排行,变成禽父、尼父。
所以,在古文中,见到仲尼,我们知道是指孔子,见到仲尼父、尼父,也应该知道是指孔子,而且还应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称呼。
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先秦,秦汉以后就逐渐变少了。所以我们会发现,《左传》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名字,多到数不清,《史记》春秋战国部分也有很多这样的名字,但进入秦汉部分以后,这类名字就明显变少了。
知道甫的含义后,我们看台甫。
台甫,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尊贵的男子。古人称呼他人,为表示尊重,往往称字不称名,那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不知道对方的字,怎么办?这时候,古人都会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说“请教台甫”。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兄台的解释(生活中有人喊你兄台吗兄台兄台)》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