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铁路有一个车站:兖州站,来往旅客有时会脱口而出:“衮州站到了。”此时知道此字正确读音的旅客一定会站出来纠正。
可我最近读资治通鉴过程中,发现这部史学巨著中有“兖冕”一词,可我百度之后发现没有这个词语的释义,只有“衮冕”一词释义,衮冕是衮服和冕旒的合称自不用说。究竟是是司马光写成了错别字?还是“兖”和“衮”是异体同字或是根“兖”字创造的“衮”字。请大家注意资治通鉴中是多次出现“兖冕”这个词语,对于此事我颇为不解。
还有“兖兖诸公”和“衮衮诸公”两个词语同时出现。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虞美人·为梁汾赋》中“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兖兖向风尘。”有位学者在咬文嚼字期刊上发表观点是句中“兖兖”为“衮衮”之误。但我不敢苟同,对于司马光、纳兰容若这样的著名文人用字真是斟酌斟酌再斟酌,怎么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明初兖州知州卢熊发现朝廷颁发的官印上兖州的“兖”字误成了“衮”字,给朝廷上疏指出。朱元璋见了卢熊的奏疏后,说:“秀才无理,便道朕滚哩!”卢熊因一字招来杀身之祸。
“兖”和“衮”到底是没有关系,还是异体同字或根据“兖”字创造的“衮”字的呢?大家怎么认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衮州读音和解释(讨论兖和衮两字的联系)》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