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姐姐》这部由张子枫主演的电影,是一部亲情题材片,看得让人垂泪,让很多人都能从中感到共情。安然的父母重男轻女,为了要一个男孩,不惜谎报安然身有残疾,是个瘸子。最后父母早早离世,留下年仅6岁的弟弟需要抚养,姐姐安然需要在自己价值实现和抚养弟弟之间做选择。
过程让人心疼,最终电影安排了温馨的结局,是双向奔赴的爱,相伴成长。
今天单位同事也在讨论这部电影,并且提到了里面弟弟的饰演者金遥源,2016年出生的小童星,当时录制电影的时候还不到五岁,荧幕上他呈现的效果让人感动,如此优秀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
1、父母把自己最好的给与孩子,助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同事说金遥源是ABCD妈的孩子,家境优渥,然后给我看了她的社交平台。不看不知道,一看亮瞎眼,果然,优秀都是别人的。
ABCD妈也叫金妈,有几百万粉丝,会说多种语言,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来自韩国的金先生在读大学时认识,结婚后夫妻二人在上海定居。
ABCD对应她的四个孩子,金遥峻、金遥馨、金遥瀚以及金遥源,小名分别叫A哥、B姐、C少、D爷。
图片来自网络
爸爸是韩国的公司社长,会马术会开飞机。
妈妈有自己的生意,是个女强人。
夫妻二人都是有颜有才又多金。
金妈能在自己的豪宅里造个室内篮球场让A哥打篮球;在家里开个瑜伽房让B姐练舞;在家里搞个游泳池让C少游泳;还建了游乐园给D爷玩。
网友评论:家庭条件好的就是不一样,金妈回答:都是为了孩子。
家里每个孩子都报了七八个兴趣班,她为孩子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表,把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连分钟都要计算进去。
金妈投入了她拥有的资源让孩子们朝着优秀前进,像每个希望孩子成才的家长一样、竭尽所能,当然,他们的起跑线比常人靠前很多,甚至让人望尘莫及。
2、比自己优秀的人,全家都在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当咸鱼。
看到别人这么励志,有网友问金妈,是如何培养孩子拥有这么多兴趣的?
下面有网友抢答:钱。
是的,这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写这些不是在这里贩卖焦虑,因为在我看来,让人羡慕的不应该只是富裕,毕竟一夜暴富的机会微乎其微,人家有财富积累的过程,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家庭成员共同努力进步的充电型关系,这才是应该学习的。
什么是充电型关系?
《我的内心无穷大》一书里面提到:
“和有些人交往时,会感觉自己好像变得更有能量、更自信、更有勇气、更果断、更生动、更富有生命力、更能够面对自己、更愿意主动探索世界,感到更自在、更安全。这种关系就像是在给我们充电一样。”
金妈和她的孩子们就是充电型关系,互相从对方身上获得能量,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图片来自网络
ABCD没有辜负他们父母的期望,成长得非常优秀。
A哥喜欢编程,做出的设计还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导师的高度评价,曾作为中国队代表出战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全球总决赛。
B姐是明星童模,会各种舞蹈,拥有自己的粉丝,而且还是中国模特界教母“韩姨”韩颖华的学生。
C少热爱体育运动,游泳、击剑、篮球等样样精通。
D爷金遥源也已经上过时装周的T台,还拍了这部得到赞誉的电影《我的姐姐》。
相反的,耗电型关系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很差劲,充满负能量,情绪糟糕,既不自信也不相信社会。
电影《我的姐姐》里面安然和她的父母就是耗电型关系,父母重男轻女,对安然很冷漠,也不认可她的努力,随意更改她的志愿;安然没有从父母这里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反而背负了枷锁。
有人说爱是双向奔赴的,其实家庭教育不也是吗?如果只是父母操碎了心,孩子什么也坚持不下来,如何学成?如果只是孩子有心向上,父母觉得这个也不所谓,那个也不重要,孩子如何坚持?
3、之前看了一遍文章:有人回答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考试是干什么用的”?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教育是用来实现社会分层的。相比于资本,相比于身份,相比于关系……通过考试划分人的阶层是最合理的事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考试决定以后读什么学校、甚至决定毕业以后赚多少钱!
这个回答让人认清现实,所以家长们每天奔赴在单位和孩子的学校、兴趣班之间。
有人会说:太难了,现在的家长既要工作赚钱养家,又要辅导孩子作业,辅导作业还不能抓狂,还得送孩子上兴趣班。
而且连学什么兴趣都有人整理出鄙视链,比如高尔夫、马术、击剑、冰球>钢琴、书法、画画、舞蹈、跆拳道>语、数、外。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咱们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共同进步就好。
图片来自网络
傅首尔在《奇葩说》有个辩题:应不应该告诉孩子家里穷,她选择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孩,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见识和能力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而且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必要的时候,不要害怕告知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
我的一个长辈“家里不富裕”,他如实告知孩子,05后的小姑娘任何攀比消费都不会在他那里得到实现,但是女儿自己选择的古筝、拉丁舞,作为父亲的他说“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她好好学”,然后继续努力赚钱。
这些兴趣班,小姑娘坚持下来了,而且因为这些兴趣班的学习多次登台表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收获了内心的自信。其实她学习的初衷只是简单地觉得表演者很美,爱美的小姑娘希望自己成为像她们一样优秀的人。看着孩子学习能力越来越强,陪伴孩子一步步成长,就是这位父亲作为“打工人”奋斗的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校长,唐江澎的发言在网络上火了: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无论学的是什么,书法也好、围棋也好、绘画也好,或者奥数也好、烹饪也好、摄影也好,就连用简单的手机拍照也是学习,其实兴趣爱好真的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必羡慕别人有多么地多才多艺,毕竟不是每个人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强大的经济支撑。
重要的是父母有爱、孩子有爱,家庭成员之间有商有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父母支持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能坚持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坚韧的性情、收获成长的喜悦、遇见更广阔的天地。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得好“看清社会真相以后,依旧热爱生活”。
有时候经济条件匹配不上自己的上进,能说什么呢,只能再努力努力呀。
哪里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总不能对自己说“不坚持了,放弃吧”。
停下脚步看看人世间,很多人都在尽力让自己和家人越来越好,你和我都不例外。
本文由清晨的云出原创,欢迎关注,愿我们一起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韩颖华的介绍(我的姐姐里弟弟的真实家庭一家人共同进步才有强大的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