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减脂圈,牛肉向来戴着“优质蛋白”的光环。当你啃着寡淡的鸡胸肉时,一碗炖得软烂入味的番茄牛腩,简直就是天堂般的享受——
但先别急着流口水。就是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减脂好朋友”,可能正在悄悄瓦解你的减肥大计。
牛腩位于牛腹部,这个位置相当于猪的五花肉,天生就带着“肥美”的基因。它的经典结构就是“三层楼”:筋肉、瘦肉、油花层层叠叠。
正是这丰富的油脂,让牛腩在炖煮后变得软糯多汁、入口即化。美食研究也证实,牛腩在牛肉各部位风味评比中常常夺冠,关键就在于它浓郁的油脂香气。
但这份美味的代价相当沉重:每100克牛腩含有29.3克脂肪。也就是说,你吃下的牛腩肉,近三分之一都是纯油脂。
如果换算成具体的量:一份普通的牛腩饭(约150克牛腩),所含的油脂差不多等于三汤匙的油。
而要消耗掉这顿牛腩饭的热量(约500大卡),一个60公斤的人需要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跑步整整一小时。
隐藏的健康风险:饱和脂肪大户更值得警惕的是,牛腩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酸。
150克牛腩下肚,你就摄入了约23克饱和脂肪。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饱和脂肪摄入最好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下。这一碗牛腩,几乎让你一天的饱和脂肪额度直接超标。
长期过量摄入饱和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本身就有“三高”问题的人群,牛腩更应该少吃。
有人可能会说:“至少它蛋白质含量高吧?”真相可能让你失望:牛腩的蛋白质含量只有17.1%。相比之下,牛里脊的蛋白质含量达到22%,牛腱子更是高达23%。
在补铁方面,牛腩的表现同样平平。每100克牛腩仅含0.6毫克铁,成年女性要靠它满足每日铁需求,得吃下整整3公斤——这显然不现实。
牛肉界的“优等生”是它们如果你既想享受牛肉的美味,又不想摄入过多脂肪,这三个部位是更好的选择:
牛里脊(蛋白质22%,脂肪5%) 牛腱子(蛋白质23%,脂肪2%) 牛臀部肉(蛋白质22%,脂肪4%)
以牛里脊为例:同样获取25克蛋白质,吃牛腩需要147克,而牛里脊只需113克。更重要的是,150克牛里脊就能提供6.6毫克铁,轻松完成成年女性每日三分之一以上的补铁任务。
如果实在戒不掉牛腩,试试这样吃当然,并不是要你完全告别这份美味。只要掌握正确方法,还是可以兼顾口感和健康的:
1. 严格控制分量健康人群每次食用不超过100-150克,每周最多一次。减脂期间如果吃了牛腩,记得适当减少其他脂肪摄入。
2. 聪明挑选部位选择靠近前胸的牛腩,这个部位肌肉活动多,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避开肚腩部位,那里的油脂沉积最厚。
3. 搭配大量蔬菜用膳食纤维来平衡脂肪摄入。蔬菜不仅能增加饱腹感,其中的抗氧化物质还能减轻高脂饮食带来的氧化损伤。每天300-500克蔬菜是基本要求。
最后的提醒美食与健康从来不是单选题。了解食物的本质,才能做出聪明的选择。牛腩可以是你偶尔的慰藉,但不该成为日常的蛋白质来源。
毕竟,真正的减脂智慧,不是一味地拒绝美味,而是懂得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享受恰当的分量。
现在,你是会选择继续做“牛腩脑袋”,还是转向更健康的牛肉部位呢?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一牛等于多少克(牛身上一个部位)》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