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是降低娱乐活动的信息密度,避免用脑过度、感官过载。
举例信息密度高的事情:刷短视频、社交网络上的瀑布流。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短视频等瀑布流信息会激活大脑的奖赏机制,分泌多巴胺,进而导致上瘾,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就是有点被刺激过后非常空虚的状态。
同时,刷手机还会导致运动量的缺乏,更容易感觉疲惫,所以会产生明明放松了但也没觉得多轻松的感觉。
推荐一些信息密度低的低体力活动:
1.散步、走路
2.骑自行车
3.打乒乓球
4.坐在户外发呆
5.冥想
6.画画
7.做手工
8.练字、做摘抄
9.整理衣柜、桌面
10.尝试听信息,可以放慢接受信息的速度,如播客、广播剧
11.拼拼图
拼图属于机械性又不怎么用脑的活动,只要观察、对比、拼合,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画面……
重点是暂时远离工作,毕竟一旦长时间泡在工作/专业里,时间长了很难不觉得痛苦
12.坐环线公交
尤其是在天气好的工作日,避开早晚高峰,穿过城市的血脉道路,在规律的摇晃和白噪音里发呆放空或者观察窗外都有种奢侈的幸福……
(不过天气好的工作日能不上班的话,其实干什么都挺幸福的)
总的来说,就是尽量少接纳外界信息,通过规律可控的途径像发酵的面团一样松弛自己,保留自己,就是我摸索到的短精力条低耗能回血方式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娱乐活动有哪些(为低精力人推荐一些低能耗娱乐活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