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矛盾,多是个体心里头的拉扯——就像既想躺平又怕落后的纠结,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内耗,这些说到底,都是对自己认知不清、觉察不够闹的。你看,人对自己的需求、能力摸不透,心里自然拧巴;没察觉自己总盯着“缺点”看,自我价值感就难免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你从这个角度观察,它像粒子;换个角度,又像波——不是光本身矛盾,是你看它的角度在变。人心念的转弯也是这样:前一秒还烦得慌,后一秒想通了,矛盾好像就没了,说到底,是主观认知的角度在调。
再说说客观矛盾,它不像主观矛盾是“一个人的事”,更像一堆主观矛盾凑成的团。比如两个人吵得面红耳赤,表面是观点对不上,其实是你按你的经历想,他按他的道理看,俩人选了不同的“角度”;再比如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也不只是“谁对谁错”,里头藏着各自的处境、认知和实实在在的需求——不光是想法不一样,可能还有资源、机会这些实际的差别在里头。
所以化解矛盾,不管是自己心里的还是和别人的,总得从自己的认知先下手。就像解缠在一起的绳子,得先看清自己手里这根绳是怎么绕的:先觉察到“哦,我是因为怕被否定才急着反驳”,或是“我只盯着他的态度,没看见他也有难处”,认知转了弯,才好慢慢理顺。当然,客观的实际问题也得顾,但先把自己心里的结松了,才有底气去解外头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主观与客观有什么区别(主观矛盾与客观矛盾的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